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与评估新型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与碱烧伤兔角膜生物愈合的电镜特点。方法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将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植入,分别于4周、8周、16周和24周后取裙边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4周时,即有新生组织长入孔隙之中,材料与角膜组织结合紧密;迁徙入材料内的角膜细胞胞浆富含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显示旺盛的合成功能;其周围有胶原、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并且显示出从新生到成熟的动态变化。结论新型人工角膜的孔隙支架材料,能够允许角膜细胞及周围组织迁徙、增殖并分泌沉积细胞外基质,从而达到材料与组织的生物愈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份进行尿液检验分析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验,观察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 ,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阳性20例,阴性70例,阳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仪器报警信息、“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复检规则,并通过对806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的结果分析,评估复检规则的可行性及原因分析。结果符合复检规则的标本21.3%,显微镜镜检结果异常标本占38.2%,共检出异型淋巴细胞5%以上的标本85例,幼稚细胞增多8例。假性血小板(PLT)减少16例,胞浆菌1例,给临床提供了有效的疾病依据;不需要复检的标本中有1.9%的结果异常(即假阴性标本)。结论任何先进的仪器仍无法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适合自身的复检规则有很重-g的临床意义.保证血液细胞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疾病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临床指导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1)观察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5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共焦显微镜全角膜扫描对真菌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及浸润深度、范围作判断.(2)所有患者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中植床板层剥离尽可能达到或接近后弹力层,角膜植片采用无水甘油冷冻保存角膜.(3)术后3、7、14、28d常规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植片愈合情况及有无真菌感染复发.结果 52例患者术前共焦显微镜检查46例为真菌在角膜内水平生长,6例为真菌在角膜内斜型或垂直生长且局限于角膜的中浅层,术后真菌感染复发2例,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46例占92%.结论 共焦显微镜对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预后判断及术后早期发现真菌感染复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与评估新型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与碱烧伤兔角膜生物愈合的电镜特点。方法 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将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植入,分别于4周、8周、16周和24周后取裙边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4周时,即有新生组织长入孔隙之中,材料与角膜组织结合紧密;迁徙入材料内的角膜细胞胞浆富含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显示旺盛的合成功能;其周围有胶原、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并且显示出从新生到成熟的动态变化。结论 新型人工角膜的孔隙支架材料,能够允许角膜细胞及周围组织迁徙、增殖并分泌沉积细胞外基质,从而达到材料与组织的生物愈合。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施加外力使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后,处死大鼠制备第一磨牙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大鼠受正畸力作用后,组织各种生理、病理反应更加明显,压力侧破骨细胞增多,线粒体、溶酶体增多,高尔基体发达,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变性、萎缩甚至坏死。张力侧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内高尔基体、内质网丰富,分泌功能旺盛。结论:正畸力引起牙周组织细胞功能的旺盛,改建活跃。  相似文献   
77.
从一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中分离出糠秕孢子菌 ,并进行了培养、组织病理、扫描电镜、溶甲等研究。患者为 6 4岁女性 ,因指趾甲变色、增厚、粗糙 2 0余年就诊。体检见各指、趾甲增厚变色 ,表面粗糙不平 ,指甲前端甲板与甲床分离。指甲培养结果发现在沙堡培养基有红色毛癣菌生长 ,在含菜子油培养基有卵形糠秕孢子菌生长。病理检查发现甲组织裂隙中有卵形出芽孢子 ,扫描电镜观察见大量有颈圈样结构的卵形出芽孢子镶嵌于甲组织中。 2 0 %KOH、5 6℃处理 1小时的甲沉淀物涂片经Parker墨水染色后镜下可见与卵形糠秕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形态一致的孢子和菌丝。患者接受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 ,第四疗程结束后 1~ 2月时甲颜色明显光亮 ,以后未见进一步好转。治疗结束后 6个月时再剪病甲培养又有红色毛癣菌和卵形糠秕孢子菌生长。结论 此为国内首次报道卵形糠秕孢子菌与甲真菌病有关。复习文献 ,对红色毛癣菌和卵形糠秕孢子菌在发病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镜检法与全自动法检测网织红细胞(Ret)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采血的标本(末梢血或静脉血)和不同前处理的标本分别采用镜检法和全自动法作Ret计数。结果不同处理标本Ret检测结果比较:不抗凝静脉血(0.921±0.4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血(1.022±0.3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采血的标本Ret检测结果比较:不抗凝静脉血为(1.262±0.519)%,不抗凝末梢血为(1.159±0.48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为(1.371±0.399)%,EDTA-K2抗凝末梢血为(1.342±0.5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检测Ret的结果比较:全自动法为(1.326±0.461)%,镜检法为(1.386±0.4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健康正常人,规范化Ret计数结果不受抗凝剂的使用、不同部位采血及检测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引入骨计量学,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相比较,探索骨计量学与生物力学等的关系。方法 选3个月龄体质量240g的雌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8只)及假手术对照组(7只)。饲养14周后,于腹膜下注射四环素30mg/kg,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椎骨,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采用水磨机制成厚约200~400μm的切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同时,进行DEXA等其他检查。结果 去卵巢大鼠骨小梁有明显的改变,其中,去卵巢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间隔及骨小梁数目分别为(17.5±2.9)%、(288.5±68.2)μm、(3.0±0.6)/mm较对照组(24.0±4.9)%、(194.5±26.5)μm、(3.9±0.37)/mm均有显著改变(P均<0.05)。较DEXA更早发现了这种变化,将其与骨生物力学结合,发现椎骨最大应变与骨皮质厚度呈负相关(r=-0.6465)。结论 LSCM应用于骨形态计量具有准确、精度高等优点,而椎骨骨皮质的厚度的改变对绝经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Purpose  A pilot study to test a novel, minimal invasive vitrectomy, through one-port pars plana sclerotomy, by 25-G instruments, for selected vitreous, macular and vitreomacular interface disorders. Methods  Setting: institutional. Design: interventional, prospective case series of 14 eyes of 14 patients. The “one-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 (OPPPV) by 25-G micro-instruments was performed on seven pseudophakic eyes, and the “phacoemulsification OPPPV” (phaco OPPPV) by 25-G on seven presbyopic/cataract phakics. Minimal vitrectomy on eight eyes. Subtotal vitrectomy on six eyes. Follow-up: 12 months. Main outcome endpoints: surgical feasibility/suitability, patient tolerabilit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ntr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ll OPPPVs by 25 G were completed as planned. Anatomical surgical objectives were fulfilled on all eyes; functional ones on 13 out of 14 eyes. The whole OPPPV group and four of the phaco OPPPV subset of patients tolerated comfortably less than 30′ surgical time, and three phaco OPPPV ones less than 45′. Full regimen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for 2 weeks kept ten eyes out of 14 stable. Post-operatively, two eyes developed a transient alteration of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neither retinal detachment nor endophthalmitis occurred. Conclusions  OPPPV by 25 G techniques promise to be an effective,comfortable, possible office-based alternative “micro-incisional, minimal invasive vitreous surgery” for selected vitreous, macula and vitreomacular interface disorders. Future research on the safety of the OPPPV by 25 G techniqu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ones is encouraged. Dr. William Gualtieri (video) presented the ”one-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 technique at the British and Eire Vitreoretinal Society (BEAVRS) Annual Meeting 23 November 2006, London, England, UK The Author has no proprietary interest. Neither grants nor funds supported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