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71篇
  免费   3310篇
  国内免费   306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40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2961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5245篇
内科学   14909篇
皮肤病学   141篇
神经病学   243篇
特种医学   29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22篇
综合类   607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72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401篇
  19篇
中国医学   1583篇
肿瘤学   241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1238篇
  2021年   1583篇
  2020年   1451篇
  2019年   1189篇
  2018年   1267篇
  2017年   1186篇
  2016年   1578篇
  2015年   1672篇
  2014年   3013篇
  2013年   2750篇
  2012年   2749篇
  2011年   2905篇
  2010年   2573篇
  2009年   2610篇
  2008年   2630篇
  2007年   2596篇
  2006年   2516篇
  2005年   2058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1239篇
  2001年   1097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740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602篇
  1996年   557篇
  1995年   476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84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58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38篇
  197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在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意义及肝细胞癌变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硬化组织和1例大致正常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用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Gordon-Sweet染色显示网状纤维.CMIAS-8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目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TGFβ1主要位于肝非实质细胞胞浆内,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间隔、炎症区;纤维组织中有少量TGFβ1存在;少数肝细胞胞浆内也表达TGFβ1,总阳性率为20%,肝炎肝硬化组TGFβ1阳性表达率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IOD为395.3±291.3,胶原纤维的AD为(6.3±3.8)%,网状纤维的AD为(5.4±2.3)%.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991,P<0.01),与网状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317,P<0.01);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TGFβ1 的IOD为840.7±449.6,胶原纤维的AD为(12.5±4.9)%,网状纤维的AD为(9.2±3.2)%.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025,P<0.01),与网状纤维的AD无相关(r=0.4314,P>0. 05).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表达、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3)胶原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也可见少量存在;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实质细胞周围;原发性肝癌及外周肝硬化组织Gordon-Sweet染色显示肝癌细胞区网状纤维不显色.结论 TGFβ1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炎肝硬化,TGFβ1表达增强,当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时,TGFβ1有极强表达;TGFβ1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辅助诊断,Gordon-Sweet染色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理学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2.
Abstract End-stage liver disease caused by the hepatitis C virus is a major indica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in the graft is a major issue. HCV re-infec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is almost constant, and recent data confirm that it significantly impairs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disease severity and consequent progression of HCV graft injury remain unclear. Chronic HCV infection develops in 60%–80% of patients, and 6%–28% ultimately progress to cirrhosis within 5 years. Pre-transplantation antiviral treatment is not easily related to poor tolerance. Attempts to administer prophylactic post-transplantation antiviral treatment are under evaluation but are limited by antiviral drug side effects. Treatment of established graft lesions with interferon or ribavirin as single agents has been disappointing. Combination therapy gave promising results, with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in 25% of patients, but indications, modality and duration of treatment should be assessed.  相似文献   
103.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对介入治疗的3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亦对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栓塞后28例见周边碘油呈棉团状沉积,4例显示环状碘油沉积。术前血管瘤最大直径为(8.5±2.3)cm,术后6个月血管瘤最大直径为(6.4±1.8)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最大直径为(4.3±1.8)cm,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征反应。各种影像学均能明确血管瘤的诊断,增强CT扫描直观显示血管瘤血液动力学特点。结论:术前增强CT扫描显示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有助于预期疗效评价,经导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稳定,创伤小,复发率及经济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对肝癌肝移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3年4月至2003年1月我科59例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比较各期间肝癌肝移植疗效。结果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50·00%、35·71%和16·67%,各期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b~Ⅱb和Ⅲa~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和25·00%,两组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适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106.
张伟  刘建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99-180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临床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PC-Ⅲ、Ⅳ-C、LN及HA,并按Child—Pugh方法将肝功能分为A、B、C三级。结果随着肝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逐渐增高,甲状腺素呈下降趋势,同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肝硬化的低蛋白血症、腹水及凝血酶原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紊乱程度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FT3、FT4、PC-Ⅲ、Ⅳ—C、LN及HA对估计肝硬化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大鼠肝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经颈内静脉灌注PGE1为治疗组,生理盐水和空白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存活率、1h的尿量,测定血浆肌酐、尿素氮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j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PGE1治疗组术后1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GE1治疗组肾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MDA含量低于两对照组。病理检查PGE1治疗组肾脏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应用PGE1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移植后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症 30例的疗效。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严重肺部感染、肝肾综合征及顽固性腹水各 1例。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3.3%、5 3.3%、40 %。随访中共死亡 1 7例 ,死亡原因 :肝癌复发 9例 ,肝功能衰竭 5例 ,上消化道出血 3例。结论 :理性选择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 ,联合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和脾切除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 6 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 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 ,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0 .0 1,FIB明显降低 P<0 .0 5 ,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 ,PT、APTT均显著延长 P<0 .0 1,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 ,PT、APTT明显延长 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5。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和 FIB有显著差别。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O3)-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48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治疗后1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区的微血管密度(MVD),治疗后3周,测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观察肝内、双肺及其他器官肿瘤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各组MVD分别为(21.8±5.3)、(23.4±3.9)、(22.4±4.50)、(14.3±3.4)条/400倍视野(F=11.246,P=0.000),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植入后5周,各处理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5.5±7.1)、(21.2±8.3)、(20.7±9.1)、(11.8±3.7)cm^3(F=21.203,P=0.000)。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一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与生理盐水灌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723、6.940、11.119,P〈0.05), As2O3-碘油栓塞组与单纯碘油栓塞及阿霉素-碘油栓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值分别为4.398、4.178,P值均〈0.05);各组肿瘤坏死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4,P=0.292);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双肺转移结节数目少于其他组(H=14.983,P=0.002),结节直径小于其他组(F=4.580,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转移淋巴结记分显示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少于其他组(H=9.148,P=0.027)。双肺转移结节的数目、直径及腹腔转移淋巴结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2O3-碘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抑制兔肝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