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9篇
  免费   1373篇
  国内免费   570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817篇
妇产科学   471篇
基础医学   2446篇
口腔科学   515篇
临床医学   2102篇
内科学   5962篇
皮肤病学   440篇
神经病学   1108篇
特种医学   1002篇
外科学   6115篇
综合类   493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677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2001篇
  19篇
中国医学   3653篇
肿瘤学   626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677篇
  2019年   2861篇
  2018年   2265篇
  2017年   1524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724篇
  2013年   1492篇
  2012年   1701篇
  2011年   1493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133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5年   635篇
  1984年   1039篇
  1983年   790篇
  1982年   793篇
  1981年   778篇
  1980年   714篇
  1979年   699篇
  1978年   626篇
  1977年   421篇
  1976年   526篇
  1975年   431篇
  1974年   412篇
  1973年   3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医院PIVAS初期药护人员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对医院PIV-AS运行初期40名药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观察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值评分高于常模(P<0.01),恐怖、敌对和精神病性评分与国内常模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SAS、SDS总粗分及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责任及意义重大,同时药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极为严峻,解决PIVAS药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儿童先天性腹内疝(congenital internal hernias,CIH)是较为少见的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儿童先天性腹内疝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44例先天性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44例患儿被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腹内疝.其中男24例,女孩20例,男女比例为1.2∶1.患儿的发病年龄为22 h至13岁,平均3.9岁.小于1岁患儿腹内疝共19例,占总例数的43.2%,其中新生儿病例9例占总例数的20.5%.根据手术所见将44例患儿分为3组: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PH)组2例,肠系膜裂孔疝(transmesenteric hernia,TH)组34例,腹腔内先天性索带所致内疝(hernia due to congenital liga-ment,CLH)组8例.十二指肠旁疝患儿的发病年龄为11.9岁,显著大于肠系膜裂孔疝组3.35岁(P=0.005)和先天性索带致内疝组4.05岁(P=0.009).腹内疝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n=31,70.4%)、呕吐(n=35,79.5%)、血便(n=3,6.8%)、腹泻(n=2,4.5%)等;每个临床症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有31例患儿接受腹部B型超声检查,其中21(67.7%)例患儿术前超声明确诊断内疝.手术中发现33(75.0%)例患儿有肠管坏死,TH组88.2% (30/34)的患儿疝人肠管坏死,显著高于PH组(0/2,P=0.024)和CLH组(1/8,P<0.001).结论 儿童先天性腹内疝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疾病.尽管术前很难明确诊断,但及时的手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中国大学MOOC在线学习平台线上课程信息,分析当前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的建设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大学MOOC(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医药卫生类课程信息,对课程视频数、开课次数、学习人数、课程评价数及高校学科开设数进行汇总统计。结果 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内76所高校在MOOC平台开设了742门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可以进入本次研究的有665门,视频数最多的课程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中药学》,有369节;开课次数最多的是四川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医学》,自2014年11月至2021年6月开课20次;武汉大学开设的《营养学》学习人数最多,累计有677 767人参加学习;评价数最多的课程是中南大学开设的《高等学校师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指引》,开课两次就拥有7 192条课程评价;累计12所高校开设的《药理学》,是各院校开设最多的线上课程;山东大学开设了62门线上课程,成为开设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最多的高校。结论 部分院校医药卫生类线上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但大多数高校仍需借鉴高质量线上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建立前、后路内固定模型,比较前、后路固定后的力学稳定关系,指导临床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方法分别建立胸腰椎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和前、后路固定器械模型及L1骨折模型,分别加载,对不同固定组的L1前柱、中柱、前中柱骨折的应力进行比较。结果①椎体前柱损伤的工况下,前路固定组的L1平面的Mises stress小于后路固定;②椎体前中柱共同损伤的工况下,前路固定组也优于后路固定组。结论胸腰椎前柱与前中柱不稳定骨折损伤,前路固定都优于后路。  相似文献   
55.
跟骨解剖支持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设计跟骨解剖支持板并研究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跟骨生物力学和骨折机理的探讨,设计了一种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型跟骨解剖支持板,并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8例(46足).其中39足经过6个月以上随访(6~46个月,平均14.6个月).均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和印横轴位、冠状位检查,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17足,Ⅳ型骨折12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s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后4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后功能评价显示:优21足,良15足,可3足,优良率达92.3%.结论 跟骨解剖支持板设计合理,结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的多项生物力学测定表明该板可达到跟骨骨折固定的要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6.
基于Microtox技术(微毒测试)的中药综合毒性快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军宁  鄢良春 《世界中医药》2014,9(2):137-140,144
Microtox技术(微毒测试)是以一种非致病的明亮发光杆菌作指示生物,以其发光强度的变化为指标,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的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现已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本文综述了Microtox技术(微毒测试)的研究现状,并就该技术在中药毒性评价应用的技术方法、技术路线、关键问题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建立一种新的中药毒性快速检测、安全性评价以及风险分级评定的的综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Fossils" of practical medical knowledge from medieval Cair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A patient with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s is reported in whom Type A alternating Wenckebach periodicity in the re-entrant path of the extrasystoles is suggested for the first time. Namely, it appears that 2:1 exit block occurs at a proximal level in the re-entrant path and block of the Wenckebach form occurs at a distal level in the path. The presence of three-level block in the re-entrant path is also suggested in this patient.  相似文献   
59.
腰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腰34节段的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固定前后系统的应力变化,探讨后路内固定对腰椎和内固定器械的力学影响.方法 利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模拟脊柱后路的钉棒内固定系统,MIMICS软件模拟手术实际操作,建立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的腰3-4节段三维实体,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腰4椎体做收敛性分析,建立5种不同网格划分数目的 腰4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椎体和螺钉系统在0.5 mPa轴向压力下的力学变化.结果 在均布压力下,腰4模型位移为0.00125815 mm,与基准位移的误差只有0.8167%,模型收敛性好.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固定后的椎体、椎间盘和内固定的应力发生明显变化,椎间盘的应力集中部位由后外侧转向前外侧,固定椎体产生的应力明显减小,应力遮挡效应明显.螺钉根部的上下方,存在着明显的应力集中,且上一椎体固定的螺钉要比下一椎体的螺钉承受应力大.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 ,可以模拟腰3-4节段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较直观地观察脊柱后路固定前后系统的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0例有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或切除术,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0例和枕颈固定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0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基本复位,其中2例行齿突切除。1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10例术后功能评价(JOA标准)为优7例,良2例,可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结论: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对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