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71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9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Replace种植系统采用开放愈合的临床种植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6例100颗行Replace种植体植入体后,同时安放愈合基台,采用开放愈合。上颌4~6个月,下颌3~4个月后行贵金属烤瓷冠或桥修复。并就其种植体成功率、修复体成功率、植体周牙龈状况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种植体成功率100%,修复体成功率100%,植体周牙龈状况优良。结论Replace系统采用非埋植式手术进行种植及修复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研究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Ⅰ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Ⅰ类骨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L)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D和L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54.5%和70.2%,颊舌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3.5%和75.1%;当D大于3.8mm同时L大于9.0mm时,应力峰值的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和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变量D比L更易影响皮质骨的EQV应力峰值。结论:种植体的直径比长度更易影响皮质骨的应力大小。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Ⅰ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不小于3.8mm,种植体的长度应不小于9.0mm。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提升术中单独应用Bio-oss骨胶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胶原在上颌窦底植骨提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io-oss骨胶原对4例患者共6侧上颌窦行植骨提升术中,同期行牙种植术.结果:术后6个月X线检查发现,移植材料和移植物周围正常骨组织界线变模糊.所植入12 枚种植体无出现松动脱落.种植体均和形成的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组织,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成功率100%.结论:Bio-oss骨胶原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单独作为植骨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人工耳蜗术前内耳成像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80例SNHL患儿均需要人工耳蜗,用signa HDe 1.5 T超导磁共振仪,先进行脑MRI平扫,排除颅内有无其他异常,再进行3D/FLESTA轴位扫描及MYTOOLS、Batch.oblique的超薄斜矢壮处理,迷路病变采用MIP重建。结果80例75耳可显示听神经及迷路正常,5例10耳Mondini畸型;4例4耳Michel畸型;16例28耳表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6例4耳显示内听道狭窄伴蜗神经变细,31例畸形中有12例20耳同时伴有耳蜗前庭神经信号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变细。结论 MRI内耳成像技术对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有很高的价值,能显示患儿蜗神经、前庭上下神经、面神经及内耳迷路的发育,人工耳蜗置换术前MRI检查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组织工程用外科植入物-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组织工程用外科植入物-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基本情况.重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们的工作,首先我们合成了三种可降解材料:聚羟基烷酸酯、两亲性聚氯酯弹性体、可注射性水凝胶.利用各种方法制造了多种复杂形状的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医用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了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相同直径不同长度种植体组合联合修复的种植体等效应力分布的区域及最大等效应力 大小。方法 使用Sol idwor ks软件建立不同长度种植体固定桥三维模型(A组:4.1 mm×10mm与 4.8 mm×10 mm;B组:4.1 mm×10 mm与4.8 mm×8 mm;C组:4.1 mm×12 mm与4.8 mm×10 mm;D组: 4.1 mm×12 mm与4.8 mm×8 mm),种植体置入位置为右下5和右下7,右下5种植体直径4.1 mm,右下7种植 体直径4.8 mm,长度分别为8 mm、10 mm、12 mm,并在不同种植固定桥修复模型上施加轴向100 N,斜向 45°100 N的力,观察不同模型种植体最大等效应力分布位置及大小。结果 在轴向及斜向45°力的加载作 用下,种植体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于种植体颈部;垂直力加载时,C组、D组右下7最大等效应力值均小于 A组、B组;右下5的最大等效应力值接近;倾斜力加载时,A、B、C组的右下5最大等效应力值接近,D组 稍大于其他三组;右下7的最大等效应力值与A组、C组接近,B组与D组接近。结论 种植固定桥修复中, 种植体长度的改变对种植体应力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变化不显著。基于此,在临床中提倡近远中种植 体可选择长度较长且尽量接近的种植体,而游离端悬臂结构应适当减少近远中径及颊舌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对成人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良(MTD)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扩弓器(MSE)治疗 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成人MT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式固定螺旋扩弓器,观察组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MSE,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颌面 结构指标、上气道结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 87.50%(P <0.05);两组治疗1年后ANB、MP-SN角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P <0.05);两组治疗1年后U1-SN、L1-MP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PL、OP-V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 治疗3个月后OP-A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年后SPL、OP-V、OP-A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种植体支抗辅助MSE治疗成人MTD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气道、颌面结构,且治疗后并发症 发生风险较低,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乳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乳房再造方法的最佳外观效果.方法 (1)乳癌切除Ⅱ期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2)乳癌切除即时腹直肌横行皮瓣乳房再造.(3)保留胸大肌乳癌切除,Ⅱ期乳房假体置入并行乳头、乳晕再造;对不保留胸大肌乳癌切除者,Ⅱ期皮肤扩张后乳房假体置入再造.结果 共计治疗12例,1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形态满意,优良率较高.2例不满意,其中1例扩张后,因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较薄,扩张程度不足,勉强置入140 ml乳房假体,外观形态明显偏小;另1例腹直肌肌皮瓣大部分坏死,经再次修复创面愈合,乳房再造失败.结论 乳房再造的方法选择得当,可使乳房形态更为自然.普通背阔肌皮瓣改用扩大的背阔肌皮瓣后,软组织量比前者增加1倍以上,使再造乳房与对侧相近.假体置入乳房成形后,Ⅱ期行单蒂乳头、乳晕再造,可给患者以心理和外观上的更多抚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生物监测技术在植入物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300次植入性手术器械以及植入物,进行快速生物监测。观察生物指示剂的荧光反应,确定灭菌效果。同时对该300次高压效果进行48 h传统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效果差异。结果:本组300次快速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全部合格,临床也未见有关由于手术器械或植入物灭菌不彻底而导致感染的病例。300次快速生物检测结果与传统48 h培养检测结果相一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生物监测技术在植入物灭菌效果的检测中效果可靠,快速高效,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检测技术,为手术器械以及植入物的安全使用、及时供给、手术正常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