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2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54篇 |
口腔科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314篇 |
内科学 | 24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60篇 |
特种医学 | 1112篇 |
外科学 | 571篇 |
综合类 | 390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4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33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210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88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供血动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栓塞治疗的价值、血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咯血的病因分析.方法:对4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分析其DSA表现,确定供血动脉,选择合适的栓塞剂行栓塞治疗并判断疗效.结果: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的DSA表现主要为供血动脉增粗、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行栓塞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咯血和动脉的异常有关.经动脉栓塞术前仔细分析DSA表现对栓塞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保持载瘤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28例接受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治疗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未破裂12例,破裂16例,平均年龄(51.8±7.5)岁。28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5例未破裂患者采用单纯2枚及2枚以上支架植入,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随访造影发现动脉瘤消失或动脉瘤明显变小,Raymond分级Ⅰ级3例(3/5),Ⅱ级例2(3/5)。另外23例患者采用2枚重叠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Raymond分级Ⅰ级11(11/23)例,Raymond分级Ⅱ级5(5/23)例,Raymond分级Ⅲ级7(7/23)例,其中19例(19/23)获随访(14.5±7.9)个月。随访造影发现动脉瘤Raymond分级Ⅰ级16例(16/19),Raymond分级Ⅱ级3例(3/19),无Raymond分级Ⅲ级病例。16例破裂患者中,2例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术后穿支事件,给予溶栓治疗后消退。预后mRS评分≤2分27例(27/28),≥3分1例(1/28)。结论: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多支架或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632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分阶段疗效追踪,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复发病例通过再次手术,确定咯血的复发原因.结果:632例中有114例咯血复发,复发的原因主要有病变血管漏栓(3例)、肺循环供血(2例)、病变血管再通(32例)、侧支循环形成(55例)和原发病进展(54例).采用合理的栓塞技术和栓塞物质组合联合栓塞,寻找所有可能对病变区域供血的血管(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膈动脉等)并予以栓塞,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充分认识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原因对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解放军总医院22年来的耳廓蔓状血管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求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耳廓蔓状血管瘤的疗效,防止复发。方法1986年以来共收治21例耳廓蔓状血管瘤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21例中13人接受过冷冻、硬化剂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单纯血管栓塞或局部血管结扎等方法治疗,疗效不佳;对13例患者实施了耳廓血管瘤剥脱术治疗,5例术前采取了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8例未采用血管栓塞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均符合蔓状血管瘤。经2年以上随访,2例患者有局部小范围复发,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再经2年以上随访无复发:其余9例一次手术即获得治愈。结论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48~72小时内进行耳廓血管瘤剥脱术是对耳廓蔓状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7.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具有侵袭及破坏周围血管的特性,以血行转移为主,易出现子宫肌层及转移病灶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进展,动脉栓塞治疗越来越多地用于GTN,并作为急诊手术的替代方法治疗子宫病灶及转移病灶的出血,同时保留生育功能。GTN中子宫动静脉瘘存在重度出血的风险,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查子宫动静脉瘘的首选方法,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选择性盆腔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良好的插管技术、精准的定位、栓塞剂的合理选用、剂量及速度的控制均不影响卵巢及生育功能,动脉栓塞为GTN患者尽早全身化疗提供时机。综述动脉栓塞治疗在GTN急性大出血和动静脉瘘的应用、栓塞剂的选择、栓塞术后对化疗和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98.
Microcatheter Looping to Facilitate Aneurysm Selection in Coil Embolization of Paraclinoid Aneurysms
Young Dae Cho Jong Kook Rhim Jeong Jin Park Jin Sue Jeon Roh-Eul Yoo Hyun-Seung Kang Jeong Eun Kim Won-Sang Cho Moon Hee Han 《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5,16(4):899-905
ObjectiveDescribed herein is a microcatheter looping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aneurysm selection in paraclinoid aneurysms, which remains to be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regional anatomy.ResultsThrough this looping technique, a total of 59 paraclinoid aneurysm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After aneurysm selection as described, single microcatheter technique (n = 25) was most commonly used to facilitate coiling, followed by balloon protection (n = 21), stent protection (n = 7), multiple microcatheters (n = 3), and stent/balloon combination (n = 3). Satisfactory aneurysmal occlusion was achieved through coil embolization in 44 lesions (74.6%). During follow-up of 53 patients (mean interval, 10.9 ± 5.9 months), only one instance (1.9%) of major recanalization was observed.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microcatheter looping.ConclusionThis microcatheter looping method facilitates safe and effective positioning of microcatheter into domes of paraclinoid aneurysms during coil embolization when other traditional microcatheter selection methods otherwise fail. 相似文献
99.
Hyun-Jung Kim Ji-Ho Yang Hong-Jae Lee Hyung-Jin Lee 《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2015,58(3):276-280
Tentor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 is a rare vascular disease, which has high risk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tentorial DAVF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ingle trial of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using Onyx. We briefly reviewed the types of the tentorial DAVF and strategies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