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49篇
  免费   3953篇
  国内免费   1785篇
耳鼻咽喉   860篇
儿科学   3063篇
妇产科学   389篇
基础医学   4288篇
口腔科学   535篇
临床医学   7903篇
内科学   12306篇
皮肤病学   632篇
神经病学   2185篇
特种医学   10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201篇
综合类   10844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3719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5769篇
  48篇
中国医学   3955篇
肿瘤学   528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946篇
  2022年   1696篇
  2021年   2642篇
  2020年   2298篇
  2019年   2024篇
  2018年   1955篇
  2017年   2070篇
  2016年   2283篇
  2015年   2397篇
  2014年   4919篇
  2013年   4711篇
  2012年   4114篇
  2011年   4512篇
  2010年   3455篇
  2009年   3046篇
  2008年   2825篇
  2007年   2710篇
  2006年   2336篇
  2005年   2010篇
  2004年   1679篇
  2003年   1375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1024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665篇
  1997年   521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84篇
  1994年   538篇
  1993年   454篇
  1992年   433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329篇
  1988年   306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307篇
  1984年   275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215篇
  1981年   164篇
  1980年   156篇
  1979年   144篇
  1978年   106篇
  1977年   95篇
  1976年   89篇
  197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定期骨髓象检查对急淋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引例初治成人急淋患音,于诱导化疗首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象观察,用这两个时限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率及/或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指导化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82.4%(42/51),其中首疗程CR率60.8%(31/51)。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观察指导化疗有助于提高急淋CR率及首疗程CR率。  相似文献   
83.
观察调中益肾活血通腑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疗法对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疗效。治疗组予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ILIB疗法 ,并与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作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Scr、BUN、尿蛋白方面均有显著降低 ,但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红细胞SOD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调中益肾活血通腑中药口服与灌肠配合ILIB疗法具有明显改善老年CRF的肾功能、调整胃肠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We describe a familial case of Marfan's syndrome with associated intrathoracic stomach detected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The patient developed a primitive leukemia at 3 months of age. Acute leukemia in a patient with Marfan's syndrome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p16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基因突变的机制。方法利用点突变检测仪、水平和垂直板电泳对p1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的PCR扩增产物作缺失和点突变分析。结果在白血病35例临床标本中有22例发生缺失突变,6例发生点突变,突变率约80%。在22例缺失突变病例中,有10例为不完全缺失突变即有低于外显子509bp的扩增产物。结论p16基因含有“GC”DNA重复顺序,易发生DNA重组及易位和重排。在白血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本文报道14例甲亢危象,其发病率为4.5%,其发病与感染、劳累、情绪激动及同位素治疗有关。指出同位素治疗甲亢初期应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讨论了淡漠型危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SF-36量表对2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见症状及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各种症状间的关系以及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八大项目得分偏低.常见躯体症状包括躯体疼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发生率依次为25.73%、33.80%、25.00%、22.05%.常见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得分为38.35±7.26、8.71±5.21.且各种常见症状之间呈正相关(r=0.80~0.612,P<0.05),各种常见症状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175~-0.623,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控制或减轻病人症状,且躯体症状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并重,措施实施与原因排查应同步,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要兼顾,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具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心病患者 2 1例、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2 3例和 2 4例正常人血清 b FGF水平进行检测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肺心病和 COPD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 (m PAP)。结果 肺心病组 m PAP水平 (33.33± 7.0 3m m Hg)明显高于 COPD组 (13.13± 2 .34mm Hg) ,P<0 .0 0 1;肺心病组血清 b FGF水平 (6 9.84± 16 .2 9pg/m l)明显高于 COPD组 (43.94± 7.5 7pg/ml)和正常对照组(44 .6 4± 6 .31pg/m l) ,P<0 .0 0 1;肺心病血清 b FGF水平与 m PA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r=0 .730 ,P<0 .0 0 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b FGF水平明显升高 ,可能与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三尖杉酯碱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明三尖杉酯碱(HT)作用于K562细胞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观察HT对K562细胞株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0.01~100.00μg/ml浓度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低浓度HT就可通过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0.
Summar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criminative power of a series of variables (including determina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by means of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determina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by means of the Karolinska Scales of Personality, determination of monoamine metabolites in CSF, platelet MAO activities, serum cortisol before and after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and urinary melatonin) in differentiating (a) chronic pain patients from healthy subjects, and (b)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ain syndromes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in syndromes. Separately each of the measures gave a significant but often low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rimination, while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measures gave a complete discrimination both between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syndromes and betwee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and neurogenic pain syndromes, respectively.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from the Swed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grants no. 3371, 4145 and 5740) and by a grant from Stiftelsen Söderström-Königska Sjukhemm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