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0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7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94篇 |
内科学 | 109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59篇 |
综合类 | 93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14篇 |
1975年 | 11篇 |
1974年 | 7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为探索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性,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66-69+73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FDI-20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残余尿、盆底电生理功能。结果(1)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DI-2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尿时间短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更短,残余尿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盆底电生理功能,改善排尿情况,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不协调性排便组(66例)和排便推进力不足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683)。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便秘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肠道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排便推进力不足组患者的直肠排便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的肛管残余压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时,排便推进力不足组患者的直肠排便压显著低于不协调性排便组,肛管残余压显著高于不协调性排便组(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肠道满意度评分均是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直肠初始便意感阈值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功能性排便障碍均有效,其疗效与患者的受教育年限、肠道满意度及直肠敏感性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时胃镜(vidioendoscope)下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影响,评价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价值。②方法将100例活动期/A(包括A1、A2)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和B(生物反馈组)两组,分别治疗6周,这到瘢痕期/S(包括S1、S2)期者即停止任何治疗后,每月查胃镜1次,共观察1年,分别记录两组的复发例数及复发率。③结果1年内复发率,B组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不容忽视,重视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更好地改善溃疡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则予以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力分级为Ⅳ级、Ⅴ级的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在VLPP、PMUC水平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I-QOL评分相比治疗前较高,且联合组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且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病人术后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对61例直肠癌术后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30例,开腹手术31例。以每日排便次数、Vaizey评分量表、Wexner评分量表、肛管最大静息压(M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初始容量感觉阈、直肠最大耐受容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组每日排便次数平均减少了3.67次/d,而开腹手术组则减少了1.39次/d,P0.05;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腹腔镜组增加了36.33 mmHg,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6.65 mmHg,P0.05;治疗前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腹腔镜组增加了34.90ml,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4.74 ml,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的保护神经,当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时,病人由于神经完好,肛门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