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79篇 |
免费 | 1038篇 |
国内免费 | 5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2篇 |
儿科学 | 228篇 |
妇产科学 | 116篇 |
基础医学 | 423篇 |
口腔科学 | 918篇 |
临床医学 | 3122篇 |
内科学 | 2276篇 |
皮肤病学 | 228篇 |
神经病学 | 65篇 |
特种医学 | 44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773篇 |
综合类 | 4995篇 |
预防医学 | 1474篇 |
眼科学 | 137篇 |
药学 | 2617篇 |
86篇 | |
中国医学 | 1509篇 |
肿瘤学 | 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686篇 |
2022年 | 791篇 |
2021年 | 1094篇 |
2020年 | 665篇 |
2019年 | 588篇 |
2018年 | 351篇 |
2017年 | 476篇 |
2016年 | 540篇 |
2015年 | 599篇 |
2014年 | 1235篇 |
2013年 | 1114篇 |
2012年 | 1417篇 |
2011年 | 1565篇 |
2010年 | 1448篇 |
2009年 | 1349篇 |
2008年 | 1614篇 |
2007年 | 1415篇 |
2006年 | 1349篇 |
2005年 | 1330篇 |
2004年 | 685篇 |
2003年 | 423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目的 观察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用于早期胃角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96例早期胃角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S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 d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遗传学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术中胃穿孔、术中出血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 d两组IL-6、TNF-α、NE、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TGF-α、Cyclin E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且术后1个月低... 相似文献
92.
《中国实用医刊》2022,(3)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出血的发生情况, 分析患者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24例, 均接受ESD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 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 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 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324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34例, 发生率为10.49%。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 结果显示, 肿瘤长径≥2 cm、病灶数≥2个、手术时间长、贲门-胃底病变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OR>1, 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升高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OR<1, 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发生可能受肿瘤长径≥2 cm、病灶数≥2个、手术时间长、贲门-胃底病变、Alb水平降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本病的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气急等,进一步加重者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按疾病进展,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有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临床缓解期。 相似文献
94.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最大危害是在病程中后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业已证实,有效减低CAL发生关键是要做到对川崎病,特别是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小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所占比例日益增高,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加之国内对于3个月以下川崎病总结性报道较少,医务人 相似文献
95.
<正>患者男,79岁。因发现口腔内多发血泡并出血1周,发热、腹胀、纳差2d入院。否认农药、化学药品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检查:T 38.1℃,贫血貌,口唇黏膜苍白,口腔黏膜、舌腹均可见多个约花生米大小血疱,口腔内可见鲜血;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 3.12×10~9/L, HB 76g/L,RBC 2.36×10~(12)/L,PLT 16×10~9/L;TBIL 29.79 μmol/L,DBIL 9.98μmol/L,IBIL 19.81μmol/L,GOT 5.6IU/L; UA 598.8μmol/L,BUN19.9mmol/L;尿PRO+2,BLD+2,镜检 RBC 6~8个/HP,颗粒管型9~13/LP,透明管型3~5/LP;PT 24.5s,APTT不凝,TT34.9s,FEG不凝。骨髓及血象:①骨髓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内镜下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治疗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4月132例本院收治的符合食管或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病例,根据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的不同策略随机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66例采用EMRC治疗方法;一组为对照组:66例采用黏膜下注射后行标准的圈套器电切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方法在切除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完全切除率及穿孔、出血、电凝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切除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完全切除率为100%,并发症出血率为3.03%。对照组完全切除率为86.36%及并发症出血率为6.06%、穿孔3.03%、电凝综合征3.03%。结论 EMRC能完整切除食管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并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黄褐毛忍冬总皂苷(Ful)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肠道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方法 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取16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构建食物过敏模型,均分为2组,即食物过敏组(FA组)和Ful干预组(Ful组).Ful组小鼠自造模第20天起每日皮下注射Ful 200 mg/kg,共22 d.另8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S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空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叉头蛋白3-T细胞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空肠组织中TGF-β1、IL-6、IL-17A蛋白表达;检测空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代表中性粒细胞活化水平.结果 FA组小鼠空肠组织中TGF-β1、IL-6、IL-17A的mRNA[(0.370±0.013)、(0.475±0.015)]和TGF-β1、IL-6、IL-17A蛋白表达水平[(53 075.70±20 727.06)、(256 881.66±36 561.79)、(435 064.25±69 911.48)]均增高,Foxp3 mRNA(0.231±0.014).经黄褐毛忍冬总皂苷干预后,小鼠空肠组织TGF-β1表达未下降,但IL-6、IL-17A的mRNA[(0.196±0.005)、(0.204±0.008)]和蛋白表达水平[(114 040.30±20 295.25)、(218 200.74±30 077.69)]均明显降低,而Foxp3 mRNA(0.578±0.021)表达明显增高.空肠组织中MPO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过敏发生时肠道内存在以IL-6、IL-17A表达增高为主的炎症反应.Ful可有效降低OVA致敏小鼠肠道炎症因子IL-6、IL-17A的过度表达,显著增强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从改善OVA诱导的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98.
“春天猴儿面,一日变三变。”春季是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因此。民间有“春冷透骨寒”等说法。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气候仍然寒冷而干燥,这就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再加上人们生理、精神上的忽视。穿着的减少,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侵袭人体。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合早期中药干预对胃大部切除大鼠肠道细胞更新状态指标(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建立胃大部切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C),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肠内营养加四君子汤组(S-EN组)。从术后第1天起连续营养支持7 d,各组营养液的热量、含氮量均相同。观察术前1 d、术后1 d、3 d、7 d的肠道细胞更新状态指标(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S-EN组术后3 d后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组和E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合早期中药(四君子汤)干预可提高术后大鼠的营养状态和肠道细胞更新状态,明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Ⅱ一Ⅳ度)是否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式.方法 将184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痔患者分成2组.PPH组104例采用国产吻合器行PPH,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情况.结果 PPH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52.5%,P<0.01).PPH组术后出血2例(1.92%),对照组8例(10.00%).PPH组术后黏膜脱出1例(0.96%),对照组7例(8.75%).PPH组术后疼痛第1天39例(37.50%),第2天2例(1.92%),第5天始没有疼痛病例;对照组术后疼痛第1天80例(100%),第2天80例(100%),第5天18例(22.50%),第9天5例(6.25%).PPH组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国产吻合器行PPH治疗重度痔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