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病例 患女,63岁,因左下肢无力1月,左上肢乏力10天.于1995年2月12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无高颅压延,左上下肢肌张力稍高,左上肢肌力Ⅳ,左下肢,左侧Bablmskis( ),Chaddock’s( )。CT增强扫描和MRI示:右顶叶有一占位病变,大小约6cm×4cm,病灶下半部为低密度影,上半部为高密度影。诊断为:  相似文献   
82.
双顶叶脑卒中后半侧运动忽视1例评价及训练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518-3519
为探讨忽视征的康复程序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运用Fude-Mayer评价及Barthel评价等康复评价及忽视征评价量表分析患的认知障碍和对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采用认知训练及微机言语训练系统进行训练。经训练,左手协调性及空间结构改善,ADL评分增加。提示康复干预对双顶叶脑卒中患认知障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内皮素-3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糖尿病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n=6),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diatetes mellitus/ischemia-reperfusion,DM/IR)组(n=24),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n=24),假手术组(n=6),正常对照组(n=6)。分别取小鼠额顶叶皮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内皮素-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额叶、顶叶皮质Ⅲ-Ⅵ层可见少量内皮素-3、GFAP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糖尿病组内皮素-3阳性神经元(3d时IR,DM/IR组:75&;#177;6,96&;#177;70)及GFAP阳性细胞数(3d时IR,DM/IR组:687&;#177;17.702&;#177;35)均比对照组(内皮素-3:28&;#177;9;GFAP:183&;#177;11)明显增多(P&;lt;0.01)。结论:糖尿病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因素之一;内皮素-3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糖尿病小鼠神经细胞损伤加重恶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它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是一种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的有效方法。它已经被用于认知科学、心理学、药物滥用等多个研究领域[1~3]。尤其是对神经肿瘤学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4,5]。本文对2001年6月~2003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顶叶区病变患者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回顾性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15例顶叶区病变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为46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5…  相似文献   
85.
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个体每时每刻只能选择少部分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即选择性关注。选择性关注的机制包括自上而下的目标驱动机制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机制。其中,自上而下视觉关注使人类可以有选择地处理场景中与目标密切相关的因素,而忽略其余无关因素。其主要原理为:对感兴趣目标刺激的神经活动增强,对无关刺激的神经活动则被抑制。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自上而下视觉关注主要起源于额顶叶,本文主要围绕额顶叶功能探讨了视觉选择性关注的来源和机制。  相似文献   
86.
<正>患者女性,14岁。因发作性头痛、头晕1年余,于2021年3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痛、伴头晕,疼痛部位局限于右侧额顶部,钝痛,30 min后可缓解。3天前患者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癫痫,1 min后缓解。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未见异常。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0g/L,血小板580×109/L,纤维蛋白原5.99 g/L。MRI检查:右侧顶叶大脑镰旁不规则结节状实性肿块,  相似文献   
87.
电针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ERK磷酸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组;治疗组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百会""水沟"穴,每日1次,留针30min,治疗15d;治疗结束后用神经行为学评分标准评定大鼠的神经功能;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缺血侧顶叶皮质ERK1和ERK2的表达水平。结果经电针治疗后脑缺血大鼠损伤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ERK1/2表达在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显著升高。结论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ERK磷酸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头体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针刺组各3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采用中脑动脉闭塞(MCAO)法成功制作为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针刺组于大鼠清醒后约1 h即平刺百会穴及点刺水沟穴,并连接电刺激;直刺双侧三阴交和丰隆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15 d后3组均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 h及15d时神经症状行为评分,模型组及针刺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在治疗15 d时较治疗前及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则变化不明显。脑组织CREB的mRNA表达,模型组及针刺组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针刺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头体针能明显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不同脑区代谢及结构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探讨内侧颞叶萎缩外其他脑区结构变化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拟诊变性病性痴呆患者123例,进行梯度递进神经心理评价,对可能AD及有可能AD患者采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luorodeoxy 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评价脑代谢功能,视图直接观察、SUV 值测定及NeuroQ分析3种方法评价不同脑区的变化;3D MRI进行脑结构检测,常规图像观察,基于体素的形态(voxel-based morphometric,VBM)及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具体分析.结果 123例拟诊变性病性痴呆患者经梯度递进神经心理评价及临床鉴别诊断后符合可能AD患者41例,有可能AD患者 43例.FDG-PET显示84例可能和有可能AD患者低代谢区100%出现在顶叶,79.8%(67例)在后扣带回,71.4%(60例)出现在后部颞顶区,61.9%(52例)在内侧颞叶.MRI显示顶叶萎缩67.9%(57例双侧)~84.5%(71例单侧),24例可用VBM 分析的MRI显示顶叶萎缩明显重于对照组.12例临床可能的额颞叶痴呆患者未发现顶叶低代谢和萎缩.结论 功能影像显示顶叶低代谢和结构影像显示顶叶萎缩对AD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0.
经方之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因仲景之前的经方十一家的书籍均已亡佚,所以狭义经方就是指《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而经方的魅力在于其良好的临床适用性不随着时间消散,反倒是日久弭新,验之于现代临床一样具有难以小窥的良好效果。笔者采用经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屡获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