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骨骼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主要组织,其衰减症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干细胞,受到运动刺激时激活增殖与分化,促进肌肉肥大,延缓肌衰减症的发生.目的:为增龄性肌衰减症、肌肉萎缩及肌肉损伤修复提供运动预防和治疗指导,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8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采用中药制剂苗肝安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具备以下五项中的四项:(1)年龄18-68岁;(2)肥胖、有饮酒史、肝肿大、肝区压痛或不适、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体征;(3)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升高;(4)血清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5)彩超指示有下列四项中的两项:肝内光点密集、回声强;肝肾回声差异增大;后方回声衰减;小血管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出一种经过证实的肺癌病人18F-FDGPET成像肿瘤SUV时间校正方法。材料与方法二室模型分析表明,当未对18F进行物理衰变校正(SUVuncorr)时,针对每例病人,注射55~110min后,SUV衰变值介于峰值(t=79min)的5%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并避免可能的过度衰减。方法30例肿瘤检查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受检者均先利用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在体表作标记,再注射^18F—FDG259-444MBq。依体表定位点定位行全身PET-CT检查,再根据体表定位点重新定位行局部多期增强CT扫描。用常规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所得PET图像分别与常规CT和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融合。比较增强前后的对位情况及衰减校正情况。将增强前后PET-CT对位情况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结果〈60岁组13例患者中,11例无体位变化,2例患者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2例,一般1例。≥60岁组17例患者中,3例体位无变化,14例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3例,一般3例,较差1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过度衰减校正现象。结论增强CT尤其是多期强化用于PET—CT显像可以明显提高PET-CT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合三维激光定位技术基本可以保证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特别是对老年身体耐受性差,检查过程中易发生移位的患者,意义更大。并可避免血管内较高的造影剂浓度引起的PET伪影,为增强PET-CT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设计开发一套定量超声骨质疏松检测系统,通过测量人体跟骨的超声传播速度(sound of speed,SOS)和超声带宽衰减系数(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全面评价骨质疏松的状况,为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骨折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定量超声骨质疏松检测系统硬件电路采用89c52单片机平台开发,实现超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数据的高速采集与通信、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等功能;系统软件采用Visual C#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完成用户添加与管理、超声数据采集与处理、检测结果存储与打印等功能.与Osteosys公司的SONOST-3000超声骨质疏松检测仪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本文中研制的定量超声系统对骨质疏松的检测准确,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常用镍钛矫正弓丝在临床使用不同时间后机械性能改变.方法 采用模拟口腔温度(37℃)三点弯曲试验装置,分别检测临床使用1个月、2个月、3个月以及未经使用镍钛矫正弓丝变形程度(位移)与弓丝产生的回复力(载荷)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评价镍钛矫正弓丝临床使用不同时间后的机械性能改变.结果 滞后值随着临床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未经临床使用的镍钛矫正弓丝滞后值明显低于经临床使用1个月后的镍钛丝,平台期载荷值随着临床使用时间的延长呈总体下降趋势.超弹性性能并没有随着临床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有改变.结论 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镍钛矫正弓丝的机械性能产生明显的变化,性能有所衰减,使用2个月后其衰减更显著.超弹性的特性没有改变,仍然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脑内炎性坏死腔和肿瘤性坏死腔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脑脓肿、45例胶质瘤及34例脑转移瘤的坏死囊变区进行FLAIR序列检查,仔细分析坏死腔及其边缘的信号特征,对部分手术病例作坏死区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差异.结果 20例脑炎性坏死腔边缘可见连续或断续的带状高信号("亮带征"),而所有胶质瘤及脑转移瘤的坏死囊变区周围均未见"亮带征",故"亮带征"对炎性坏死腔的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100%.炎性和肿瘤性坏死腔内多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坏死区的病理切片显示炎性坏死腔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肿瘤性坏死腔周围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FLAIR序列像上,病灶坏死腔周围"亮带征"的出现对鉴别炎性坏死腔和肿瘤性坏死腔具有重要的价值,发现坏死腔周围"亮带征"即可判断为炎性坏死而非肿瘤性坏死,而坏死区内的信号改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比较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特征和肝脂肪变程度差异。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诊治NAFLD患者27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25 kg/m2,将其分为非肥胖型66例和肥胖型208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行磁共振仪检查,应用仪器自带软件计算肝脏脂肪含量(LFC)和腹部皮下脂肪厚度(ASFT),使用FibroTouch测量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肝脂肪变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结果 非肥胖型NAFLD患者BMI为(23.4±1.4)kg/m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24.2(19.6,35.8)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水平为25.0(18.7,32.3)U/L,甘油三酯为(1.9±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3±0.4)mmol/L,空腹血糖为(5.0±0.7)mmol/L,空腹胰岛素为7.0(4.8,9.4)μU/mL,HOMA-IR为1.6(1.1,2.3),尿酸为376.5(294.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NAFLD合并T2M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均常规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口服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观察3个月。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h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FPG、2hPG和HbA1水平分别为(5.8±0.7)mmol/L、(6.9±0.8)mmol/L和(6.3±0.9)%,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0.6)mmol/L、(7.7±0.7)mmol/L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