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绪不畅、外邪内侵、蛔虫上扰等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滞结聚成胆石。胆石内阻使肝脾气机疏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加重气滞血瘀和热结湿聚,使胆汁之流行受阻,结石不断增大增多。根据发病原理,应用中医中药疗法,使结石不断软化、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胆止痛胶囊的利胆、退黄作用和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胆管引流法观测利胆止痛胶囊对大鼠胆汁量的影响。用异硫氰酸-1-萘酯(alpha-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造成大鼠黄疸模型,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含量。制备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观察利胆止痛胶囊对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的影响,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用RM6240BD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条的张力。结果:0.36、0.72 g生药/kg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利胆止痛胶囊呈浓度相关性增加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条的张力,0.5g生药/L浓度则无明显影响。0.36、0.72g生药/kg利胆止痛胶囊显著降低TBI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0.72g/kg的利胆止痛胶囊可降低ALT和AST。0.72生药g/kg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0.18~0.72g生药/kg的利胆止痛胶囊对TP和ALB均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观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细胞结构凌乱。中、高剂量的利胆止痛胶囊可改善肝脏损伤,可见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利胆止痛胶囊具有利胆、退黄和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3.
胆安合剂是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 ,由金钱草、郁金、枳实、当归、柴胡、大黄等中药组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为了进一步提供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 ,我们对胆安合剂进行了相关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胆安合剂由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 ,将胆安合剂在水浴上适当浓缩 ,按原胆安合剂所含挥发油饱合水溶液比例 ,用挥发油饱合水溶液稀释至 2 0 0 0 g·L- 1 备用。消炎利胆片由广东汕头制药厂三厂生产 ,批号970 3 4 3 ,制备成水混悬液 (每毫升含生药 1 g) ;内毒素工作标… 相似文献
4.
5.
6.
1992年4月~1996年10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活肝)黄疸7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44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1990年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9例,男62例,女17例;年龄23~64岁,平均345岁;病程05~4年,平均12年;血清总胆红素(TBil)542~2634μmol/L(正常值为≤171μmol/L),平均1586±365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16~425u/L,平均229u/L。对照组65例,男54例,女11例;年龄21~49岁,平均324岁;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和胆汁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9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给予禁饮食等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 d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血清和胆汁中TNF-α、IL-6 和IL-10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清DBIL和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未见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治疗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明显,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血清和胆汁中TNF-α和IL-6 水平及上调IL-10水平可能与上述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木香醇提物的镇痛及利胆作用。方法:采用胆汁引流法,观察不同剂量川木香醇提物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刺激法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川木香醇提物对小鼠疼痛的影响。结果:川木香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各剂量组作用基本呈量效关系。川木香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川木香醇提物具有较显著的镇痛利胆作用,诠释了其"行气止痛,疏肝利胆"功效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Ursodeoxycholic acid treatment of vanishing bile duct syndrom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anishing bile duct syndromes (VBDS) are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loss of small intrahepatic duct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different diseases leading to chronic cholestasis, cirrhosis, and premature death from liver failure. The majority of adult patients with VBDS suffer from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and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a hydrophilic dihydroxy bile acid, is the only drug currently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BC, and anticholestatic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several other cholestatic syndromes. Several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UDCA have been proposed including stimulation of hepatobiliary secretion,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and protection of cholangiocytes against toxic effects of hydrophobic bile aci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