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5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49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91篇
口腔科学   1126篇
临床医学   3036篇
内科学   5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9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848篇
综合类   8737篇
预防医学   11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83篇
  96篇
中国医学   3432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988篇
  2014年   1813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2076篇
  2011年   2264篇
  2010年   1868篇
  2009年   1744篇
  2008年   1695篇
  2007年   1449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262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943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措施干预后骨小梁连接性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自制幼年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用电针、补钙等不同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进行股骨下段干骺端(松质骨)标本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测量。结果:废用性骨质疏松骨小梁节点数明显减少。游离末端数相对增多。电针组与废用性骨质疏松对照组比较节点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小梁节点数的下降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特征,该参数测定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诊断、风险预测、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比较有较大参考价值。电针刺激可有效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常会畸形愈合、关节强直。因骨折块呈严重粉碎性、骨缺损、皮肤损伤等使手术治疗十分困难。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在羊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创伤后骨关节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1周、1,3,6个月取TMJ髁突软骨,并以正常TMJ作为对照,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3的表达。结果 TMJ髁突软骨中MMP-3伤后1个月表达开始增强,后期进一步增强;荧光着色于软骨破坏区及增生的滑膜样组织、软骨肥大带及骨髓内较强,正常对照组基本呈阴性反应。结论 MMP-3参与了TMJ创伤所致TMJ骨关节病过程,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4.
股骨多段闭合骨折病人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股骨多段闭合骨折病人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创伤股骨多段闭合骨折后当天入院的病人20例,年龄19-45岁,ASA Ⅰ级,为试验组(Ⅰ组);选择健康成年人15人,年龄21-39岁,作为对照组(Ⅱ组);Ⅱ组于清晨空腹采上肢静脉血标本,Ⅰ组病人入院后于骨折的第2天、第6天(手术当天清晨)空腹采上肢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R时间、K时间、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血栓硬度(G)]、D-二聚体浓度(D-Di)、血小板计数(PLC)及血小板聚集率(PAgR)的变化。结果 Ⅱ组TEG指标、D-Di、PLC及PAgR均在正常范围。与Ⅱ组比较,Ⅰ组骨折后第2天,K时间缩短(P<0.05),α角、MA、G及D-Di增高(P<0.01);骨折后第6天,R时间缩短(P<0.05),α角、MA、G、D-Di、PLC及PagR增高(P<0.01)。与骨折后第2天比较,Ⅰ组骨折后第6天MA、G、PLT及PAgR增高(P<0.05或0.01)。结论 病人创伤骨折后凝血功能24 h内增强,随时间的延长至术日呈高凝状态,应加强术中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中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5.
该文作者报道一种前路自枢椎经两侧寰枢关节至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的枕颈融合技术,并与传统的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具体方法是:采用6具新鲜成人完整标本,将枢椎齿突予以切除造成枕寰枢不稳,分别采用后路钢丝结扎、后路C1/C2经关节螺钉加钢板内固定和前路枢椎至枕骨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枕颈融合,每组各2具标本。运用光电测定系统对三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主要检测各运动节段(Oc~C1、Cl~2)之间的运动范围(ROM)和中立区(NZ)的运动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屈曲和伸展运动时,后路经关节螺钉加钢板内固定具有最大的力学稳定性,优于后路钢丝结扎和前路枢椎一枕骨螺钉技术。在侧屈和旋转运动时,前路枢椎一枕骨螺钉技术与后路经关节螺钉加钢板内固定技术在生物力学稳定性上无显著差异,均优于后路钢丝结扎技术。该文作者认为,前路枢椎一枕骨螺钉技术在枕颈融合时,可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其技术设计简单,符合微创原则,尤其适用于后路枕颈融合失败后的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206.
患者男性年龄65岁。因右膝炸伤后伴持续流脓30余年。其病情特点:在1971年销毁手榴弹时右膝部炸伤,在当地医院清创取弹片,行石膏固定6周后,膝部有一窦道形成,伴淡红色液体流出,无疼痛、发热症状,以后右膝关节僵直,不能屈伸,此后该窦道一直反复流脓,且断续加重,经自行口服消炎药及伤口清洗,效果不明显。近日上述症状加重,皮肤糜烂,  相似文献   
207.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常见病。我院自 1998年 4月— 2 0 0 3年 3月共收治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10 2例 ,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加术后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装置早期功能锻炼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下肢功能恢复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因素。方法  2 0 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 ,应用常规剂量GC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 3~ 6个月 ,进行了 35 7例次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血钙、血磷和骨钙素浓度测定。结果 ①用GC后骨钙素浓度明显降低 (P均 <0 0 0 5 ) ,但其不能预测BMD下降。②用药 15个月后男性各部位BMD均减少 (32 2~111 5 )mg/cm2 ,以L1 4和股骨粗隆更明显 (P均 <0 0 5 ) ,骨丢失率 3 3%~ 10 3% ;女性L1 4BMD均减少(4 3 8~ 76 0 )mg/cm2 ,以L1更明显 (P <0 0 5 ) ,骨丢失率 3 9%~ 7 9%。③年龄与各部位BMD变化呈负相关 ,但不影响GC造成的骨丢失。男性各部位、女性L1 4BMD减少与GC累计剂量和GC用药时间负相关。④用GC15个月 (GC累计剂量 10g以上 ) ,男性L1 4BMD正常的比例从 3/ 4至 3/ 5 ;女性L1和L2 BMD正常者从 3/ 4减少到 1/ 2。结论 长期口服糖皮激素导致与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的腰椎和男性股骨粗隆骨丢失 ,年龄偏大和男性患者骨丢失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9.
近十余年来,带锁髓内针以其优良的生物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经典的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是闭合复位,C型臂监控下穿针和锁钉。但在许多基层医院,由于缺乏C型臂影像增强设备,大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03年8月在无C型臂的条件下开展了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10.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肘关节、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并伴有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特点的损伤性疾病。近年来,我们连用传统医学手法,结合临床实践,共收治肱骨外上髁炎99例,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