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2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银行工作的小张是个“单身贵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竞争,造成了她在饮食方面存在着早餐不吃、午餐快餐盒饭、晚餐虽然丰盛,但很难均衡的现象。因而时常出现情绪低落、容易疲劳、失眼、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营养医学专家指出,远离“第三状态”必须从调整饮食开始。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亚健康”状态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身体机能却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主要表现有:容易疲劳、浑身无力、头脑不清爽、失眠、心慌气短、心情郁闷、焦虑忧郁、便秘、手足麻木等身心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应外,现有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害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身体的不适。 相似文献
63.
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其非药物治疗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十分热门的话题之一,据国内专业网站的统计报告,2000-2008年发表在医学专业期刊上的以亚健康为题名的论文文献已达2272篇,其中2008年即为452篇,与2000年相比增长将近10倍;另外各级基金资助的项目论文达到454篇[1].足见社会对亚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64.
许家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3):44-46
亚健康,即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处于一种似健非健,似病非病之状态。其实,亚健康状态,20多年前称之为人体第三状态,近年国外有的医家又形象化地称之为人体灰色状态。人体第三状态称呼的由来20多年前,由前苏联医学科学家布赫曼率先发现和提出的现代人约有30%~60%常处于人体第三状态, 相似文献
65.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过去我们认为所谓健康就是身体上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据该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已经在警告人们,如不加以重视,疾病就会接踵而来;如能加强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生滔方式,就可以使自己早日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转变成健康状态。对亚健康的研究,将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6.
人体“第三状态”是人体处于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状态,它最早是由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的,是新技术革命后出现的一类疾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许多社会心理学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使相当一部分的人们处于“第三状态”。关心和改善“第三状态”人群的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医学问题。国内外一些 相似文献
67.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度阶段,又称第三状态.处于此状态的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并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表现.据统计,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15%人处于疾病状态中,70%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类人群主要症状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与激烈竞争、过度紧张的社会生活、失业、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以及自身先天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性格偏激,环境污染、气候恶劣有关. 相似文献
68.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亚临床期、病前状态或潜病期等,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和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从而呈现力不从心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它可以无临床 相似文献
69.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根据这一定义,经过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各占15%,有约占70%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三状态",国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0.
动不动就头晕、恶心、浑身疼痛……四处检查却又没有任何结果,这个时候你可要注意了,亚健康可能已经缠上你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约有70%的女性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或者有着亚健康的体验。在我国25岁以上的女白领阶层中,由于负荷过重,引起慢性疲劳、情绪不稳和代谢异常者就23.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