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0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974篇
耳鼻咽喉   292篇
儿科学   415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1275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1279篇
内科学   1259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1篇
综合类   2693篇
预防医学   723篇
眼科学   254篇
药学   767篇
  40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1259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在遗传和表型上均具有较大的异质性1999年Pierce等发现了一个新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基因——RP1,之后的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utosomal dominant RP,adRP)。目前RP1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白种人群。目的:研究RP1基因在中国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特征及其在RP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设计:以RP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基因诊断治疗中心。对象:101例无亲缘关系的RP患者均系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眼科门诊及香港眼科医院1998—01/2001—12的就诊患者,年龄10~79岁(男43例,女58例),平均年龄40岁。纳入标准:符合国内外RP诊断的通用标准者(包括眼底镜观察及视网膜电图测试)。排除标准:其他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对照组为190例健康成年人(无RP家族史及眼部检查无RP及其它眼部疾患),以确定所检测到的变异是否系RP1基因的多态现象。方法:在101例RP患者中运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CSGE)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RP1基因全编码区范围内的点突变。主要观察指标:RP1基因在中国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类型及在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中RP1基凶在所有RP患者中的突变检出率为1/101,突变最终导致RP1蛋白严重截短,疾病的表型可能源于功能性RP1蛋白合成量的不足。此外在本研究人群中还发现10个错义突变,除M4791的病理意义未确定之外,其余均系RP1基因的多态现象。结论:RP1蛋白中相应片段(密码子1052~1933)的缺失会导致RP的发生。大范围的RP1基因分型工作是有必要的.并且可同时发现更多的RP致病突变以及不同于其他种族人群的RP1基因多态变化,进而从根本上治疗RP,彻底提高其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2.
p53基因突变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癌在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2位,占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研究表明,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p53基因突变作为一种重要抑癌基因的生活方式,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p53基因突变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3.
984.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间隙连接蛋白2耳聋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HPLC)在耳聋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HPLC检测 6个家系的 4 8名个体 ,然后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6个家系中A ,B ,C ,E ,F家系有间隙连接蛋白 2 (GJB2 )耳聋基因的变化 ,F家系表现为 2 35delC突变 ,B家系表现为 2 35delC和 2 32G→A杂合性突变。 79G→A(V2 7I)、341A→G (E1 1 4G)杂合性改变分别为 1 9例和 1 6例 ;纯合性改变分别为 1 0例和 6例。 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 30例 ,均为阴性者 1 0例 ;DHPLC阳性 ,测序阴性 1例 ;DHPLC阴性 ,测序阳性 2例。DHPLC方法的敏感性为 95 % ,特异性为 91 %。结论 DHPLC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灵敏的耳聋基因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98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疗养康复事业的发展,疗养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宽和充实,而护士自身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要重视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以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完美职业形象^[1]。疗养院是一个特殊的窗口,其特点是疗养的人员以老年人居多,所患疾病多,病情突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8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是个有序的过程,受到各种机制的调节,可以有效控制细胞增殖的速度。当细胞突变后,这一正常过程受到破坏,取而带之的是非正常细胞无序的增长和分化,某些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形成大量多余细胞,即肿瘤。肿瘤细胞能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细胞,还可以发生侵袭、转移,目前研究表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都需要借助于蛋白酶的表达和激活。  相似文献   
987.
目的:对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序列筛查,探讨该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05/2003-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及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2型糖尿病组),男94例,女107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男3例,女1例.纳入同期本院内分泌门诊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男67例,女33例.均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并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测定血生化学指标及与糖尿病发病相关抗体.对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的两个外显子序列(包括编码区及侧翼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纯化后,经ABI 377 DNA全自动测序仪对所有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发现突变后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突变位点进行酶切,验证突变.③正态分布数据以x&;#177;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M表示,C肽呈偏态分布将其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后呈正态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健康者1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中发现1例P239Q(CCG-CAG)杂合突变,该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可被PstⅠ部分酶切,所切的2个片段大小分别为347和252 bp,与预测相吻合.结论:①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不是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易感基因.②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发现1例P239Q(CCG-CAG)突变,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及对先证者作家系调查,以探讨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是否与特发性1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衰竭有关,为今后对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988.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和易栓症的分子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和易栓症的分子缺陷李家增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血友病甲。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血友病,而且随着凝血试验方法的建立和改进将血友病分为甲、乙、丙三型,并明确了其所缺失的凝血因子。但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与各型血友病有...  相似文献   
989.
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多次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敏感性降低的现象。耐药性的程度一般以药物对某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衡量。  相似文献   
990.
目的对4个VanderWoude综合征(VWS)家系和1个Poplitealpterygium综合征(PPS)家系进行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以上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观察,计算表型分布频率和表型基因频率。结果VWS表型分布频率为:腭裂或隐腭裂(82%),唇瘘(52%),缺牙(22%);表型基因频率约为1/50000。结论VanderWoude综合征表型变化可能是由于存在特定的修饰基因,进一步寻找修饰基因将为临床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