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8篇
  免费   5156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耳鼻咽喉   263篇
儿科学   375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1400篇
口腔科学   271篇
临床医学   13553篇
内科学   277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3231篇
特种医学   18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61篇
综合类   13951篇
预防医学   2247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3279篇
  100篇
中国医学   791篇
肿瘤学   1191篇
  2024年   814篇
  2023年   2252篇
  2022年   3096篇
  2021年   2775篇
  2020年   2404篇
  2019年   2222篇
  2018年   1207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2365篇
  2015年   2239篇
  2014年   3213篇
  2013年   3265篇
  2012年   4059篇
  2011年   4336篇
  2010年   3886篇
  2009年   3736篇
  2008年   3527篇
  2007年   3038篇
  2006年   2739篇
  2005年   2364篇
  2004年   1883篇
  2003年   1602篇
  2002年   1323篇
  2001年   1153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结石成分不同的患者,其治疗及预防方案也不同。因此治疗前确切了解结石的化学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鉴别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对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5 T MRI扫描成像仪和8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乳腺肿块性质待定的患者进行DCE-MRI检查.多病灶患者取最大者纳入研究,最终收集26个病灶,其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测量并记录两组病灶的Ktrans(mean)、Ktrans(max)、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evene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描述并比较Ktrans与ADC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的Ktrans(mean)为(0.56±0.12)min-1、Ktrans(max)为(2.25±0.43)min-1、ADC值为(1.36±0.27)×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的Ktrans(mean)为(0.17±0.03)min-1、Ktrans(max)为(0.37±0.07)min-1,ADC值(1.36±0.20)×10-3mm2/s.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间Ktr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大约登指数作为最佳诊断切点值,即Ktrans(mean)=0.26min-1、Ktrans(max)=0.58min-1、ADC=1.38×10-3mm2/s作为阈值时,三者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93.8%和62.5%;特异度分别为80.0%、90.0%和60.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944、0.528.结论 Ktrans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明显优于ADC.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理论的多扩散梯度因子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具有MR IVIM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实验组)及非前列腺癌者6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VIM扩散加权成像采用8个b值,利用软件计算信号衰减曲线得出D、D*和f,获取各参数图。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外周带组织间各值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区域D值明显低于非前列腺癌外周带组织(P0.05);D值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56 1,对前列腺诊断特异性为66.8%,敏感性为100.0%。结论:基于IVIM的MR扩散加权成像能提供关于前列腺癌组织扩散及灌注方面更多信息,D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TUEA)后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及子宫的影响。方法:对6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TUAE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的水平变化,并采用磁共振加权成像对治疗前后子宫肌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E2、LH、FS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69、15.54、20.89,P<0.001),治疗后各个时期的E2、LH、FSH均显著的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MRI检测发现肌瘤部位的ADC值在b=0、350 s/mm2和b=0、700 s/mm2分别为(1.84±0.13)×10-3mm2/s和(1.72±0.15)×10-3mm2/s,与周围正常肌层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9、18.92,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3.60、16.49,P<0.001);治疗后各个时期的AD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01)。结论:TUEA治疗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卵巢及子宫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核与辐射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其潜在危险也在增加。核与辐射事故的评估及事故中受照者的临床救治关键在于快速、准确的剂量重建[1]。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可直接测量物质中的顺磁分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10min)提供吸收剂量的评估结果。与剂量计相关的顺磁分子是辐射诱导的自由基。辐射诱导的自由基在牙齿、骨、指甲和头发等非水介质中是稳定的,且稳定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I检查确诊为SPN的患者60例,并经手术、针刺活检、综合影像或临床治疗随访后证实,其中恶性患者33例,良性患者27例。根据Schaefer分型标准观察曲线类型,并计算曲线最大斜率(steepest slope,SS)和廓清率(washout ratio,WR),观察结节形态特征。结果良性、恶性SPN曲线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B型曲线在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之间有重叠,SS在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3.20,P=0.004);以SS=2.5%/s作为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鉴别标准,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76%(13/17),特异性为50%(6/12),诊断准确率为66%(19/29);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的浅分叶征、空泡征及胸膜牵拉征差异有显著性(P=0.03;P<0.001;P=0.002),再结合形态学特征,诊断敏感性为88%(15/17),特异性为83%(10/12),诊断准确率为86%(25/29)。结论 MRI动态对比增强曲线类型能反映良性、恶性SP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B型曲线在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之间有重叠,结合动态增强参数及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7.
1病历资料患者,男,90岁。腰腿痛伴双下肢麻木半月余。双侧腹股沟肿块逐渐增大约3年。既往史无特殊。生命体征正常。两侧腹股沟均可扪及一直径约3.0~5.5cm肿块。腰椎3、4棘突压痛,拾物试验阳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超声双侧腹股沟探查:双侧腹股沟均可见数枚低回声结节,界清,左侧较大的约35×18mm,右侧较大的约25×16mm。双侧腹股沟实性占位,考虑淋巴结肿大。腰椎CT:L3椎体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多部位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FT的CT/MR及手术病理资料。其中8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并增强、多平面重建(MPR)、冠状、矢状重建,2例CT平扫及MRI平扫并增强。分析获取图像,探讨SFT的CT/MR表现。结果8例位于胸膜腔内,1例骑跨胸腹部后纵隔,1例位于上颈部及颅内,形成勾通性肿块。胸膜来源的SFT常以宽基底附于胸膜,肿瘤与正常胸膜间夹角常为钝角,肿块较小(小于10 cm)推压肺组织,与肺组织尚可分界;肿块较大(大于或等于10 cm)时,与肺组织分界较模糊,提示有侵犯可能;胸膜来源的SFT的CT平扫表现为均匀或略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强化,病灶较大时可见不规则坏死区。胸膜外(纵隔、头颈部)SFT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生长较缓慢,常生长于相对薄弱间隙内,推压或侵犯邻近器官。MRI平扫T1WI为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FS-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周缘强化略明显。结论 SFT好发于胸膜腔内,表现为孤立的软组织肿块,宽基底、界线较清楚、邻近肺组织受推压、血供丰富,无肺门、纵隔、腋窝淋巴结肿大;纵隔及头颈部可为胸膜外SFT的发病部位,肿块生长于肌间隙或薄弱间隙,血供丰富,明显强化。病灶大于10 cm、强化不均匀(伴坏死)、侵犯周围组织提示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甘草渣中的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将甘草渣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制成不同浓度溶液,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甘草渣中总黄酮对体外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在0.25~25 mg/m L范围内对·O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0.53%、59.89%、65.64%、69.30%、80.06%。结论甘草渣中的总黄酮有明显的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EPR技术和试验结果可用于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有效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62例,对其进行常规核磁共振及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扫描检查,然后观察和对比两者的诊断率。结果:162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共207个,其中核磁共振的确诊率为98.1%;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的诊断率为100.0%。两者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病情诊断率较高且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