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36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318篇
口腔科学   408篇
临床医学   1703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8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20篇
综合类   1082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363篇
  3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对表面磁性膜血管内支架进行生物相容性研究,为该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溶血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热源实验、过敏实验、体内植入实验综合评价表面磁性膜血管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表面磁性膜血管内支架无溶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改变,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热源反应,支架材料中不存在致敏性物质;支架材料动物体内植入在初期有轻度的炎性反应,12周后炎性反应基本消失,未见炎性细胞浸润积聚现象.结论 表面磁性膜血管内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应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mPEG表面修饰的PLGA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LA/GA比例的mPEG修饰PLGA(PELGA,含15%mPEG),为了评价它们的血液相容性,我们以硅化玻璃试管为阴性对照,未硅化的试管为阳性对照,参照国际标准(ISO1099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进行了体外评价实验。试验包括溶血率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凝血时间实验,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和凝血酶原时间实验等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纳米粒有望应用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73.
无机钙质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碳酸钙(珊瑚)等,其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一定的成骨诱导性并可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迁移、增殖和基质分泌。聚乳酸(Polylacticacids,PLA)是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高分子聚酯材料,它具有无毒、无刺激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在人体内可降解成乳酸,自然代谢,无残留。  相似文献   
74.
对不同工艺和条件制备的 7个类金刚石薄膜 (Diamondlikecarbon ,DLC)试样 ,经X光电子能谱 (XPS)碳相成分分析后 ,分别进行了血小板黏附实验、黏附血小板的形貌观察、分类计数和形态指数计算 ,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了碳相成分对血小板黏附量、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 :来自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的DLC ,其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明显小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样品 ;在DLC的 5种碳相成分中 ,DLC碳相与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的 (负 )关联度远大于其它碳相成分 ,除此之外只有C H和C O碳相与血小板形态指数的 (正 )关联度较大。表明 :(1)DLC碳相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为大 ,增加DLC碳相的含量是优化DLC血液相容性的关键所在 ;(2 )C H和C O碳相对黏附血小板的变形有促进作用 ,须从工艺上抑制其产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3)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有助于改善DLC的血液相容性。这些结论对设计与改进DLC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生物降解性防术后粘连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采用新型医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作膜材料,制备了可降解吸收防术后粘连膜,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壳聚糖膜在小鼠体内可以缓慢降解,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天然防术后粘连膜材料。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利用神经网络集成(NNE)预测MHC-Ⅰ类分子结合肽。 方法: 基于HLA-A*0201编码的MHC-Ⅰ类分子结合肽数据库(含有628个9聚物)及其结合能力分类,利用NNE分别对具有无、低、中和高4类亲合性的结合肽进行分类预测;同时还进一步利用T细胞真实表位集(含50个表位)评估了NNE的预测性能。 结果: 集成数为12的NNE对上述分类的平均预测命中率可达0.8,而且NNE对潜在T细胞表位的预测能力也较高,约84%的真实表位归于高和中等亲合性的潜在抗原肽一类。 结论: 可以利用神经网络集成预测MHC-Ⅰ类分子结合肽,并进而预测相应的T细胞表位。经适当修改,NNE预测工具可扩展为能涵盖任意长度的Ⅰ类分子结合肽甚至可扩展到Ⅱ类分子结合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7.
一种新型的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构建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免疫原性较小、生物相容性较好、力学性能优良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新鲜获得的犬主动脉,置于三蒸水中4℃过夜,使血管细胞由于渗透压差较大而破裂;随后经过多聚环氧化合物家族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X-810)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细胞破裂的同时。对血管支架的纤维结构起交联作用;最后应用物理超声的方法清除支架内的细胞碎片残留。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犬主动脉内几乎没有可见的核染,基本消除了血管支架的免疫原性。同新鲜的血管相比较。这种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各种力学指标与新鲜的犬主动脉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处理后的支架仍然保持新鲜血管的力学特征。同时它还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分别在支架上种植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且局部已经融合成片。 相容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4种不同摩尔比的聚-(羟丙基、丙基)-天冬酰胺材料在体外酶解和植入小鼠体内后的变化。方法;用木瓜蛋白酶和胰酶对材料作了体外酶解试验,用凝胶色谱法对降解物碎片作了测定;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材料在埋植部位、肝、肾组织内的降解碎片进行观察;对材料植入小鼠体内后的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肌酐作了测定。结果:聚-(羟丙基、丙基)-天冬酰胺材料在体外能被逐步酶解。在植入小鼠体内的5周内,在埋植部位、肝、肾组织内能观察到材料的碎片。结论:聚-(羟丙基、丙基)-天冬酰胺材料能在体内、外逐步降解,植入小鼠体内后对动物的血象、肝、肾功能无明显的影响,具有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检测运用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制备的双相钙磷陶瓷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异位骨诱导效率。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及过氧化氢发泡法,将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以6∶4的比例在1 100 ℃条件下烧结3 h获得双相钙磷陶瓷,利用X线衍射评估材料组成成分。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双相钙磷陶瓷,通过扫描电镜、鬼笔环肽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的黏附,CCK8法评估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测定法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将不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双相钙磷陶瓷置入比格犬竖脊肌内,于4、8、12周对样本行大体检测、组织染色,测算新骨生成率,从而评估双相钙磷陶瓷的异位骨诱导效率。结果成功制备双相钙磷陶瓷,X线衍射分析可见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特异性的衍射峰。扫描电镜可见双相钙磷陶瓷表面广泛分布大孔及连通孔,孔壁粗糙不平,孔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微孔。鬼笔环肽及DAPI染色显示,骨髓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黏附,共培养后逐渐从不规则形转变为均一的长梭形。CCK8法提示共培养后第1天,细胞活力降低,而第3、4、5、7天,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后第1、7天,双相钙磷陶瓷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更多的碱性磷酸酶。双相钙磷陶瓷顺利置入比格犬竖脊肌内,术后8周材料孔隙内可见骨样组织沉积,术后12周大孔成骨比例为0.77±0.11,孔内成骨面积比例为0.71±0.14。结论双相钙磷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异位骨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80.
<正>各种原因(如创伤、肿瘤、感染、代谢性骨病等)造成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越来越多,在脊柱手术治疗过程中伤椎复位后椎体内空腔骨缺损导致术后椎体再塌陷,以及伤椎骨缺损成骨修复缓慢,是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难题。如何对受伤椎体复位后形成的椎体内空腔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以及尽可能迅速地、完整地恢复椎体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广泛研究。理想的椎体内骨填充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可注射性及可塑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人骨组织相近的生物力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