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对海马结构损伤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SE)对成鼠后海马结构损伤的远期影响。方法 健康生后 1 5~ 2 0 d Wistar幼鼠 48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氯化锂 -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的 SE组 ,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 ,应用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海马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同时应用 Timm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苔藓纤维发芽研究。结果 约 2 /3 SE幼鼠发育至成鼠阶段后 ,海马结构的神经元仍可发现变性和坏死性改变 ,以 CA1区、CA3区和齿状回为重。 Timm染色见 CA3区有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约 1 /3 SE幼鼠发育至成鼠后未见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结论 幼鼠早期 SE造成的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可持续至成鼠阶段 ,但存在个体差异 ,可能与个体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83.
郭郡  刘红旭  朱雨玫  胡馨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062-1065,封3
目的通过大鼠AMI/抑郁模型观察以益气逐瘀中药制剂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探讨参元丹(SYD)改善冠心病和抑郁症共病的机制。方法对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鼠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制造心肌梗死并抑郁障碍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服蒸馏水4.5 m L/kg;SYD低剂量组按1.5 g/kg灌胃给药;SYD高剂量组按4.5 g/kg灌胃给药;氟西汀组每日灌服0.04%盐酸氟西汀液4.5 m L/kg。各组均连续灌服18天。结果模型组活动计分较正常组缩短(P0.01);氟西汀组与SYD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SY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与氟西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各组大鼠糖水偏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YD干预后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有所增加,呈现改善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5-HT浓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SYD组5-HT浓度均升高(P0.05);SYD组与氟西汀组比较,血清5-H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YD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3区结构基本完整,细胞排列较规则,层次比较丰富,神经元胞膜基本完整,只见小部分细胞胞核变小萎缩、有空泡化和核固缩现象。结论模型组小鼠在给予18天孤养结合CUMS后表现抑郁样行为。参元丹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动物行为异常,提高海马神经递质的生成,并增强5-HT递质系统功能,促进海马神经损伤修复,逆转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4.
海马各区含有大量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终末,主要来源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AD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其中以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损害占主要地位[1]。学习记忆、认知行为的改善程度与海马胆碱能纤维网的密度密切相关[2]。近来研究表明人参皂甙(GS)Rg1可明显改善淀粉样肽所致小鼠被动回避,能够改变AChE活性[3],并且认为其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可能是人参皂甙Rg1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本研究拟探讨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改变的影响,为人参皂甙抗脑衰老及改善老年动物胆碱能系统认知能力提供可…  相似文献   
85.
单侧磨牙缺失对老年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单侧缺牙对不同学习记忆能力老年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用 Morris水迷宫筛选出老年记忆减退鼠和老年记忆正常鼠 ,拔除单侧磨牙后 2个月 ,观察其海马结构神经元和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 :(1)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密度 :老年记忆减退鼠拔牙组较对照组 (未拔牙 )明显下降 (P<0 .0 1) ;(2 )海马 CA1 区 ACh E阳性纤维密度 :老年记忆减退鼠拔牙组和老年记忆正常鼠拔牙组均较对照组 (未拔牙 )明显下降 (P<0 .0 1)。结果提示 :单侧磨牙缺失可加速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鼠海马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结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老龄性改变,为脑衰老提供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资料。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青年组和老龄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2组大鼠海马结构BDNF阳性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老龄组海马CA3和CA1区神经元BDNF含量比青年组分别下降了13.3%、10.4%,然而,齿状回从青年到老年变化不显著。结论:老龄时海马CA3和CA1区神经元的BDNF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老龄大鼠海马CA3和CA1区神经元BDNF表达的改变,可能是老龄动物海马结构营养及学习记忆障碍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7.
用AchE组织化学方法和AchE-HRP联合追踪技术,研究海马和齿状回内AchE的分布和含AchE投射的起源。AchE组化染色显示海马和齿状回内有大量AchE阳性终末,主要位于多形细胞层的深部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两侧。但海马结构内未见到AchE强染色细胞。DFP处理动物后,海马和齿状回内AchE阳性终末消失。注射HRP于背侧海马后行AchE-HRP联合反应,在同侧基底前脑区域出现AchE—HRP双标记神经元。提示海马结构的胆硷能传入主要来自基底前脑的AchE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88.
成人海马结构微血管密度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有伟  宫瑾 《解剖学报》1995,26(3):235-239
用碱性磷酸酶血管染色法对成人海马结构内微血管密度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海马皮质各层的微血管密度,以分子层最高,以下依次为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而腔隙层最低。海马皮质各区和齿状回的微血管密度,以CA2区最高,CA3和CA1区居中,CA4区次之,齿状回最低。微血管直径以海马锥体细胞层最大(8.20±2.1μm),多形细胞层最小(7.12±0.9μm)。CA2区的微血管直径最大(7.59±1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大鼠胚胎及生后发育期间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胚胎和生后大鼠脑内ChAT样(ChAT-like immunoreactive,ChAT-LI)神经元表达的数量和灰度值。结果显示:ChAT-LI产物主要表达在细胞体、纤维及其末梢。ChAT-LI神经元最先在胚胎第12d(embryonic day12,E12),出现于端脑;E14时可见于隔核和中缝核;E16时内嗅区出现ChAT-LI神经元;E18时出现于视前区节细胞层;E20时,海马内部可见部分ChAT-LI纤维;生后第0d(postnatal day0,P0),少量带有生长锥的ChAT-LI纤维出现于海马;P5时,海马内出现ChAT-LI神经元,且ChAT-LI纤维进一步增加;P10时,海马、内嗅区和穹隆等结构中都可见ChAT-LI神经元胞体及纤维。上述结果提示:胆碱能神经元在出生前后的大鼠脑内,尤其是在海马记忆回路的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它们可能是学习记忆等功能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0.
沈伟哉  郭国庆 《解剖学报》2001,32(4):317-319,T006
目的 观察人胎海马结构小白蛋白(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取孕龄为30周的人胎尸体,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结果 海马结构的各区域内均有丰富的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分布,以锥体细胞怪最为密集。CA1、CA2、CA3始层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呈散在分布,胞体形态多样,细胞的突起伸向浅怪的始层和深层的分子层;分子层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较稀少。门区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分布密集,但细胞分层不明显,可见部分细胞的突起伸向齿状回;齿状回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集中分布于颗粒细胞层,其余各层在有少量散在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细胞染色浅谈,无明显突起,下托复合体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锥体细胞层,始层和分子层较稀少,细胞淡染,突起不明显。结论 海马结构的各区域均有丰富的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分布,主要分布于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的颗粒层。各区域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发育成熟的时间可能并不同步,CA1-3和门区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发育成熟早于齿状回和下托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