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2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63篇 |
妇产科学 | 138篇 |
基础医学 | 115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35篇 |
内科学 | 123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930篇 |
预防医学 | 377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191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84篇 |
肿瘤学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53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87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NV-seq)在无创产前筛查(NIPT)高风险且超声表现正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因单纯NIPT高风险且无超声异常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自愿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168例孕妇,采集羊水样本,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168例羊水样本,羊水细胞培养失败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62例(37.58%),其中非整倍体异常47例(75.81%)、结构异常9例(14.52%)、嵌合型异常6例(9.68%)。168例羊水样本,CNV-seq检测结果为致病性/可能致病性69例(41.07%)、临床意义不确定性24例(14.29%)、可能良性/良性6例(3.57%)。6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结果中,CNV-seq检测提示致病性变异61例,其中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结构异常的病例经CNV-seq检测存在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CNV-seq检测额外检出8例染色体异常,包括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6例和数目异常2例,将总体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提高了4.76%。结论 CNV-s...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与目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在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常规显带不仅耗时,且难以获得良好的分裂相;而聚合酶链反应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多重巢式RT-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在各亚型的分布和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技术对60例AML病例进行检测,其中37例同时进行染色体R或G显带.结果:60例AML患者中检出融合基因28例(46.7%),包括AML1/ETO、PML/RARα、CBFβ/MYH11、MLL基因异常(包括MLL/AF6、MLL/AF9、MLL/AF10、MLL/MLL)、DEK/CAN、TEL/PDGFR、AML1/MDS1(EVI-1).同时进行染色体R或G显带的37例病例中有30例可供分析,其中14例(46.7%)检出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联合多重RT-PCR可使AML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增至59.5%(22/37).结论:联合多重巢式RT-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4.
1病历资料患者男,74岁。因"周身淋巴结肿大20 d"于2009-03-13收住我院血液科。体检患者呈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右耳前、枕后、颏下、双侧颌下、颈部、右锁骨上、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均可及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直径2.5 cm,质硬、活动可、无触痛,心肺(-),无腹痛,肝肋下未及,脾脏甲乙线12 cm,甲丙线13 cm,丁戊线-3 cm,无压痛。血常规: 相似文献
95.
单体核型(MK)目前被认为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我院连续成功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初发MDS患者中常染色体单体缺失累及的染色体谱系并分析与其相应的临床病理表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我院血液科细胞遗传室自2004年2月至2012年5月连续成功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初发MDS患者细胞遗传学结果,并根据外周血分类计数、骨髓抽吸液涂片、骨髓活检及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按WHO分类标准进行分型。结果表明,初发MDS患者1 532例中异常核型者538例(35.1%),其中包括证实至少存在1条常染色体单体缺失患者202例。在202例中47例(23.3%)仅表现为单独具有单体异常,其余155例常染色体单体异常并发于2种异常(n=33,21.3%)或3种及以上异常即复杂核型(n=112,78.7%)。单体核型异常几乎累及所有22条常染色体,但7号染色体单体累及频率最高,在所有单独常染色体单体缺失病例中约达66.0%,其并发于2种异常或复杂核型中检出率也是最高的,其余并发于2种异常或复杂核型可重现的单体异常依次累及13号(12.5%),18号(8.3%),20号(6.3%),17号(7.3%),21号(5.2%),12号(5.2%)和5号(5.2%)。单独常染色体单体缺失病例的临床病理表型分析中RCMD(n=20,13例为-7),RAEB(n=12,11例为-7),RA(n=9,3例为-7),CMML(n=6,4例为-7)。单独20单体(n=7,3例RA,4例RCMD),单独20单体未见于RAEB或CMML病例。结论:常染色体单体缺失的高比例提示其对MDS发病的潜在影响。缺失主要累及7号染色体,提示7号染色体相关基因单倍体数量不足可能是MDS发病机制之一。累及其他整条染色体的单倍体数量不足可能不利于恶性克隆存活,除非其有害效应能被其他遗传学畸变效应抵消,这表明并发于2种异常或复杂核型可重现的单体异常累及的染色体谱系更为广泛。20号染色体单体缺失是相对良好的预后特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本地区6285例小儿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 收集整理本地区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来本院遗传咨询的6285例小儿的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85例儿童中,有1562例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4.85%。其中有1261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及特殊面容者1107例,占87.79%(1107/1261),其中21-三体占比最高,占86.12%(1086/1261);染色体结构异常共有301例,占19.27%(301/1562),其中多态性174例,占11.14%(174/1562)。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合计194例,占12.42%(194/1562)。结论 染色体核型数目异常明显多于结构异常,常染色体数目异常仍是儿童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其次是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这是主要导致儿童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及性发育异常等临床表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染色体核型变化。方法:取92例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92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3例,检出率47%。其中,常染色体异常35例,占38%;性染色体异常8例,占9%;新发现1例智力低下异常核型:45,XX,psu dic(11;9)(p15;p24)。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外周血细胞遗传学分析有助于提高先天性智力低下病人的遗传学筛查率。 相似文献
98.
连续妊娠两胎t(21;21)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27岁。孕16周,孕2产1,来我院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X,t(21;21),住院行引产术,引下一女胎外观为先天愚型貌,取胎肝、胎肾及胎盘行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为21三体型。现有一男孩,3岁,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t(21;21)。患者孕期无患病及不良因素接触史,夫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患者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为46,XX,其丈夫核型正常。家族无不良孕产史。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异常染色体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以及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41例孕妇早期流产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并对流产儿染色体结构异常与双亲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对4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6~22w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核型者经济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结果有风险孕妇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6.6%.常见异常核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11例,占异常核型的73.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占异常核型的40.0%.性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占异常核型的33.3%.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6.3%常见核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异常核型的66.7%.结论研究证明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染色体检查对找出自然流产的原因,诊断与再孕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在妊娠中期有高危风险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具有安全,可靠,诊断准确,是目前遗传病尤其是染色体病产前诊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619例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对619例产前血清筛查出的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发现异常核型24例,异常检出率为3.9%,证实了羊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