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玻璃体替代物的研究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但是PVR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再手术的比例仍然很高并且最终视力很差。重硅油由于比重比水重用于治疗合并有PVR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对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顶压效果较佳。所以近年来研究观察重硅油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成为热点。本文就重硅油的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据一项DNA分析研究发现,草药产品经常被污染或含有其他植物,或含有列于标签上成分的替代物,或含有列于标签上成分的替代物,或含有其他可能植被渗入植物。  相似文献   
13.
β-磷酸三钙(β-TCP)作为植骨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免疫反应在决定β-TCP体内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β-TCP作为异物被免疫系统识别,触发免疫细胞的不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新骨形成.了解β-TCP植入后诱导的免疫环境和成骨之间的影响,有助于诱导最佳的局部免疫环境,为最终骨整合提供成骨和破骨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4.
组织创伤及缺损常常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外形破坏,精确的修复重建在未来仍将是一个重大的医疗问题。20世纪90年代,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首次成功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随后被迅速推广于临床[1,2]。但是ADM仅是一种皮肤替代品,与真正的活体皮肤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非常大的差异。ADM移植后可减少瘢痕形成与色素沉着,改善受皮区创面愈合后的柔韧性和弹性。但与自体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作为植骨材料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采用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进行填充。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和感染情况发生,内固定无松动及脱落现象。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10~12周开始出现吸收,20~24周大部分吸收,28~32周基本全部吸收。术后6个月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填充效果确实等优点。固化后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提高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性,促进了骨折的愈合过程,是治疗和填充胫骨骨折骨缺损区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眼部结构的特殊性使眼科疾病的治疗面临很多阻碍。水凝胶作为一种具备多维应用潜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可控的力学性能及生物性能,是组织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水凝胶良好的透明性、安全性、兼容性也提示了水凝胶在眼科领域广阔的研究前景。目前已应用于眼科的水凝胶有人工泪液、药物载体、黏附剂等。本综述介绍了可注射水凝胶在制作、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特点,概述了可注射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组织黏附剂、空间填充剂以及细胞载体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特别介绍了可注射水凝胶近年来在角膜外伤、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快速成型:是一种材料加工方法,它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延展性,但其机械强度不足,且降解后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常与其他一种或多种生物材料复合使用,以增强骨生物活性或生物力学强度。 背景:将多聚物材料与生物陶瓷材料复合制成有机/无机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可赋予支架骨传导所必需的理化特性,同时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大多数骨替代材料无法预防缺损部位的感染。研究发现由于镁的降解可产生局部碱性环境,使镁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目的:探讨含镁多孔支架材料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细胞相容性。 方法:应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聚乳酸/β-磷酸三钙/镁多孔支架材料,其中β-磷酸三钙与镁的质量比分别为2∶1和1∶2,分别设为PTM(2∶1)组、PTM(1∶2)组;同时应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聚乳酸与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支架材料,分别设为P组、PT组。检测4组支架的表面形貌、孔径、孔隙率及压缩模量。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35923)接种于4组支架表面24 h,通过涂板计数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抗菌活性。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与4组支架材料共培养,通过CCK-8法分析材料对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4组支架材料表面都形成相对均匀的多孔结构,4组支架间孔径大小和孔隙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PTM(2∶1)组和PTM(1∶2)组压缩模量明显高于P组、PT组(P < 0.05),PTM(1∶2)组明显高于PTM(2∶1)组(P < 0.05);③涂板计数实验显示,PTM(2∶1)组、PTM(1∶2)组菌落形成单位明显低于P组、PT组(P < 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培养6 h,PT组、PTM(2∶1)组、PTM(1∶2)组黏附细胞数量多于P组(P < 0.05),PTM(2∶1)组和PTM(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培养1 d时,仅PT组细胞增殖优于P组(P < 0.05);培养4,7 d时,PT组、PTM(2∶1)组、PTM(1∶2)组细胞增殖均优于P组(P < 0.05),PTM(2∶1)组和PTM(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结果表明,聚乳酸/β-磷酸三钙/镁多孔支架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优良的细胞相容性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ORCID: 0000-0002-3367-674X(马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线射被最先应用于医学领域,许多医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不断努力,试图利用所谓组织等效材料(tissue eguivalent matevials)来复制射线在体内外的相似效应。1906年奥地利放射学家Kienboch最早提出一定厚度的铝箔与肌肉组织辐射效应相似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技术在工农医领域广泛的应用,到八十年代初辐射等效材料已形成五大系列(固体、水、液体、凝胶、粉剂)160余种,而液体和凝胶材料占30%,展现了人体组织替代物和仿真人体模型诱人的发展前景。新近国际辐射剂量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组织替代物和体模专门委员会主席D、R、White指出“随着现代医疗照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将需要更多的仿真体模和组织替代物材料,放射物理工作者应把研究和制备这些体模和材料视为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19.
周正任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1):527-527
补体系统是由 2 0多种蛋白质构成 ,其基本成分有9种 ,称为C1 ,C2…C9。补体活化后才能发挥其功能。在活化过程中 ,C3被分解为C3a和C3b。因吞噬细胞的表面有C3b的受体 ,C3b能同细菌结合 ,能帮助吞噬细胞吞噬细菌。C5被分解为C5a和C5b ,C5b能同C6和C7结合成C 5b67复合物 ,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C5b同细菌结合后 ,依次又有同C6、C7、C8和多数的C9分子结合 ,形成孔穴状结构 ,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孔 ,而出现溶菌现象 ,称此复合物为攻膜复合体。简写为C5b6789。嗜碱粒细胞表面有C3a和C5a受体 ,与其结合后 ,…  相似文献   
20.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in China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t includes culture of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ir preliminary clinicaluse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dermal substitutes such a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spongi form collagen membrane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membrane , and modifica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ermal substitutes for the sake of raising their bioaffinity and vascular ization , based on which composite skin containing epithelial cell layers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used successfully in the repair of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s. More recently , greater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new epithelial seeding cells such as epithelial stem cell and hair follicle stem cell. With the work going into the center, it is hopeful into constructing an artificial skin that mimics the normal human skin in terms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ith better viability of the transplant, so that it can eventually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s a skin source for large area deep burn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wound heal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