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35篇 |
免费 | 2218篇 |
国内免费 | 14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8篇 |
儿科学 | 231篇 |
妇产科学 | 247篇 |
基础医学 | 2445篇 |
口腔科学 | 177篇 |
临床医学 | 5101篇 |
内科学 | 3408篇 |
皮肤病学 | 987篇 |
神经病学 | 434篇 |
特种医学 | 9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0篇 |
外科学 | 1675篇 |
综合类 | 12290篇 |
预防医学 | 3046篇 |
眼科学 | 241篇 |
药学 | 10605篇 |
150篇 | |
中国医学 | 6289篇 |
肿瘤学 | 4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8篇 |
2023年 | 1044篇 |
2022年 | 1309篇 |
2021年 | 2179篇 |
2020年 | 1234篇 |
2019年 | 1330篇 |
2018年 | 631篇 |
2017年 | 1200篇 |
2016年 | 1237篇 |
2015年 | 1359篇 |
2014年 | 2213篇 |
2013年 | 2140篇 |
2012年 | 2497篇 |
2011年 | 2697篇 |
2010年 | 2352篇 |
2009年 | 2295篇 |
2008年 | 2386篇 |
2007年 | 2164篇 |
2006年 | 1954篇 |
2005年 | 1945篇 |
2004年 | 1791篇 |
2003年 | 1531篇 |
2002年 | 1292篇 |
2001年 | 1252篇 |
2000年 | 1001篇 |
1999年 | 942篇 |
1998年 | 826篇 |
1997年 | 856篇 |
1996年 | 925篇 |
1995年 | 776篇 |
1994年 | 718篇 |
1993年 | 510篇 |
1992年 | 481篇 |
1991年 | 494篇 |
1990年 | 421篇 |
1989年 | 316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111篇 |
1986年 | 88篇 |
1985年 | 58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索天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岐化超氧离子的机理,及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我们合成了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的锰(Ⅱ)配合物作为Mn-SOD的模拟物,用光照法测定了它们的活性,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锰配合物作为Mn-SOD的模拟物,有肯定的活性,其中以乳酸锰配合物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2.
187例肿瘤舌脉诊与甲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肉眼与照片法观察187例住院肿瘤病人的舌腹面与指甲的变化,探索它们的特点与相关关系。①舌脉诊观察6项。重症肿瘤瘀证常舌质偏紫、粘膜溷浊,瘀血丝,瘀点瘀斑、瘀血颗粒,舌脉粗张延长并存,其中内脏实体瘤肝癌中重度变化高达95.83%,肺癌93.02%。②甲诊观察5项,发现肿瘤瘀证的变化与舌腹面变化呈正相关。甲诊所见的主要变化是:甲床紫晕,考虑为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所致;甲板色素沉着,约占肿瘤的33%,考虑为化学药物所引起;甲形变化,祖国医学认为主要因气血不足、正气虚衰,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缺氧、营养不足所致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53.
54.
55.
肾上腺素与甲氧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观察的比较宋德富作者单位:515041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麻醉科我院1988年1月~1995年10月收治心脏骤停22例,随机应用肾上腺素复苏10例,应用甲氧胺复苏12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2例中男16... 相似文献
56.
生药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测定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560nm,选用香草醛-高氯酸发色体系,以膜荚黄芪皂苷甲(ASI)为对照品,在40~20μg时符合Beer定律。用沙氏抽提器提取总皂苷时,分别以甲醇、乙醇、氯仿为溶剂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7.
1.1 主要药品 甲伤药由三七、红花、当归、自然铜、血竭、乳香、没药各50g,海钻25g,麝香6g等制成胶囊,每粒含生药0.3g。主治瘀血气滞,阻塞不通,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证明睡前加用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使全天血糖都在理想范围内。方法:对148例糖尿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其中73例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结果:睡前服用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对肝肾无不良反应,无低血糖症状发生。结论:睡前服用二甲双胍是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法的一大改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微循环学杂志》2006,16(2):F0003-F0003
<正>为了促进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和成果的交流;提高对血小板、凝血因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和微循环变化在血管内皮功能、微血管平滑肌增殖、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相互作用的认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血栓性、出血性疾病和微循环障碍临床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理论培训;探讨基因检查和治疗出血性/血栓性疾病的应用进展。《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与湖北省微循环学会于2006年3月22日至25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举办了“全国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学术会议”,两天的正式会议开得很紧凑,也很有收获,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云南、广东、吉林、辽宁、山东、新疆、内蒙、江苏、安徽、海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以及大型企业职工医院共8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学术活动以专家专题报告为主、其间穿插互动讨论和论文交流,形式活泼,讨论热烈,效果很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教授、上海瑞金医院王鸿利终身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曾昭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刘声远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等血栓/止血与微循环研究的知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为大会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阮长耿院士“血小板粘附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主报告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了血小板粘附的主要关联因素(血流切应力、红细胞数、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受体和内皮下配体),并介绍了临床相关疾病(vWD、BSS)和实验室检查的研究进展。王鸿利教授“血栓与止血检测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目前临床有待开展的血栓/止血新指标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如血小板微颗粒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检测;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检测;抗体芯片技术;植入前单细胞基因诊断技术等。曾昭炜教授“血栓与微循环中流动的白色微栓”专题报告阐述了微血栓形成的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