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511篇 |
免费 | 4597篇 |
国内免费 | 23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7篇 |
儿科学 | 617篇 |
妇产科学 | 447篇 |
基础医学 | 2453篇 |
口腔科学 | 1447篇 |
临床医学 | 7565篇 |
内科学 | 3731篇 |
皮肤病学 | 411篇 |
神经病学 | 1309篇 |
特种医学 | 489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5篇 |
外科学 | 3443篇 |
综合类 | 18721篇 |
预防医学 | 5549篇 |
眼科学 | 519篇 |
药学 | 9187篇 |
189篇 | |
中国医学 | 11879篇 |
肿瘤学 | 12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445篇 |
2023年 | 2335篇 |
2022年 | 2595篇 |
2021年 | 2841篇 |
2020年 | 2202篇 |
2019年 | 1353篇 |
2018年 | 721篇 |
2017年 | 1072篇 |
2016年 | 1162篇 |
2015年 | 1718篇 |
2014年 | 3116篇 |
2013年 | 2772篇 |
2012年 | 4484篇 |
2011年 | 4699篇 |
2010年 | 4533篇 |
2009年 | 3830篇 |
2008年 | 5846篇 |
2007年 | 3711篇 |
2006年 | 3483篇 |
2005年 | 5114篇 |
2004年 | 2967篇 |
2003年 | 2107篇 |
2002年 | 1512篇 |
2001年 | 1397篇 |
2000年 | 1019篇 |
1999年 | 796篇 |
1998年 | 702篇 |
1997年 | 757篇 |
1996年 | 760篇 |
1995年 | 716篇 |
1994年 | 620篇 |
1993年 | 523篇 |
1992年 | 429篇 |
1991年 | 346篇 |
1990年 | 231篇 |
1989年 | 243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囊性肾癌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肾癌,常易误诊。本研究对经超声检查的7例囊性肾癌患者及其中超声误诊3例的超声影像与病理关系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探讨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并观察中药麻痛液对其的影响.方法符合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2型糖尿病77例,根据有无肥胖,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的空腹胰岛素,血脂、血糖测定用酶法,并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1/FINS·FBS),血流变学检查用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所有病例均用中药麻痛液足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非肥胖组、空腹血胰岛素、血尿酸、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TG及TC,均与非肥胖者比较有显著差异,但两组的APOA、APOB、LP(a)、LDL无显著差异.其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均高于非肥胖者,而红细胞压积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显著.两组麻痛液足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及脂代谢紊乱,提示改善肥胖本身、降低血粘度以及针对脂毒性的治疗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中药麻痛液足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张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4):235-235
会议由中华医学检验学会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协办 ,于 2 0 0 2年 5月 17~ 2 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组长张正教授、副组长申子瑜、李金明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 17个省、市、自治区及部队共 12 3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邀请 7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 2 0余篇论文进行了会议学术交流。一、专题报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申子瑜主任对 2 0 0 2年卫生部关于《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 ,进行了解释性说明 ;李金明研究员对其中《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设置及其技术验收》等细则 ,进行讲解 ,与会… 相似文献
94.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中位居第二位。近年来,由于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多数不宜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较常用的方法。然而TACE后常会出现呕吐、发热、腹痛等不良反应,都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我科对70例肝癌介入治疗者进行了良好的护理,对确保TACE治疗的顺利进行和降低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3例诊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5~85(平均76)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9例(82.6%),单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17.4%);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胆汁淤积7例,胆囊坏疽6例,穿孔2例,均通过B超证实。1.2临床表现有典型胆绞痛6例,黄疸5例,T>39℃8例, 相似文献
97.
98.
99.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是评价整个冠状动脉循环的重要指标,不仅反映心外膜血管狭窄,也能反映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状态,它可通过多种测量技术测定。目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可用于检测早期冠心病、确诊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指导临床决策。本文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中华医学杂志》2022,(23):1766-1770
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脑保护帽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至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45例), 其中男26例, 女19例, 年龄5~73(50±13)岁。基于术后颅脑CT影像数据个性化三维重建设计脑保护帽进行3D打印, 佩戴在患者头部, 保护脑组织免受外力所引起的二次损伤, 并与同期未佩戴保护帽的患者(53例)进行随访结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颅骨缺损位置和随访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佩戴脑保护帽的45例患者共设计并打印47例脑保护帽(2例为双侧缺损), 影像后处理时间为(21.2±6.0)min, 3D打印时间为(62.4±8.3)min, 低度符合6例、中度符合9例、高度符合32例, 6例低度符合的脑保护帽全部重新设计打印后均达到高度符合标准, 9例中度符合的脑保护帽2例进行重新设计打印后达到高度符合标准, 其余7例通过打磨包装后达到高度符合标准。本研究45例脑保护帽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二次意外脑损伤, 同期53例未佩戴脑保护帽患者, 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4例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