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0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1086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389篇
口腔科学   302篇
临床医学   3112篇
内科学   489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1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865篇
综合类   5449篇
预防医学   754篇
眼科学   314篇
药学   1659篇
  53篇
中国医学   1065篇
肿瘤学   24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736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312篇
  2011年   1520篇
  2010年   1233篇
  2009年   1229篇
  2008年   1321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1094篇
  2005年   1192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861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与Ramp损伤不同修复的运动学改变。[方法] 16个新鲜尸体膝,均依次进行以下模型建立与运动学测试,处理顺序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ACL切断+Ramp损伤组(ACL cutting and Ramp injury, ACRI)、ACL重建+Ramp损伤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Ramp injury, ARRI)。将16个膝分为两组,每组8膝,分别为ACL重建+Ramp缝合钩修复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suture hock repair for Ramp injury, ARSH)和ACL重建+Ramp Fast-fix修复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fast-fix repair for Ramp injury, ARFF)。将标本固定于力学测试仪,于屈曲0°、30°、60°、90°,施加前向134 N恒定载荷,和内外旋5 N·m载荷,测量胫骨前移距离、内旋和外旋角度。[结果]各屈膝角度状态下,胫骨前移、内旋和外旋由低至高总体依次为,NC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镜下锚钉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胫骨撕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科镜下复位内定ACL胫骨撕脱骨折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44例采用锚钉固定,40例空心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 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锚钉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空心钉组(P<0.05),但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空心钉组(P<0.05)。两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25.18±4.53)个月,锚钉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两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Tegner、Lysholm及IKDC膝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锚钉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  相似文献   
103.
冷冻辐照同种骨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临床应用冷冻辐照同种异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23例,疗效满意,结果表明同种颅骨瓣经低温冷冻,γ射线辐照灭菌,能有效地降低组织的抗原性,保持骨的生物机械性能,保持骨形成蛋白生物活性,植入后不易吸收,收到与自体骨移植相似的成骨效果,是目前修补颅骨缺损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拉链征"是最近提出的名词,用来描述半月板外侧壁至板股韧带(MFL)附着点之间的半月板撕裂,撕裂发生于前交叉韧带断裂时。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前交叉韧带损  相似文献   
105.
胸椎黄韧带肥厚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回顾性总结了85例胸椎黄韧带肥厚(TLF)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5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余30例经CT扫描证实。椎管的狭窄程度根据T2WI上硬膜囊和脊髓的受压改变程度分为0~Ⅲ度。结果:85例TLF中,71.8%合并韧带骨化。77例患者的100个病变位于T9~12水平,占病例和病变数的90.6%和69.0%。TLF典型的MRI表现为自椎管后缘向前凸的结节状或条带状突起。在T2WI上,78例呈低信号强度,7例呈中等信号,36个病灶压迫脊髓可见高信号区。在T1WI上,32个低信号病灶内可见中高信号区,56个病灶显示不清,检出率为55.8%。35例(41.2%)有外伤史,43例(50.6%)伴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组织学改变为弹力纤维断裂萎缩、胶原纤维增生、脂肪浸润和钙化。结论:TLF是引起胸椎椎管狭窄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外伤引起的椎间小关节增生有关。矢状位T2WI可准确显示TLF的大小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程度。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14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4~16岁,平均(15.1±0.7)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骨骺未闭合。术前及末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及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同时记录受伤前Tegner评分、术后重返运动时间及身高增长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51个月,平均(34.8±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身高增长4.3~14.6 cm,平均(8.5±3.0)cm。11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3例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18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42~57岁,平均(51.20±4.80)岁,均同期行关节镜探查清理前交叉韧带重建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1、6、12、24个月行门诊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及患膝正侧位X线片,了解截骨线愈合情况,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点,胫骨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行Lachman试验、KT-1000试验客观评价膝关节前后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30±5.70)个月,期间无关节僵直、感染、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2例术后患肢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积极抗血栓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  相似文献   
108.
例1,女,23岁,以胆石症合并梗阻性黄疸入院,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胆总管下段壶腹有一直径约0.3~0.5cm的结石镶嵌,用Kocher手法游离十二指肠,在双合诊固定结石情况下,用取石钳及刮匙仍无法取出,而用胆道探子试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内,换用3号探子向下探查时感到突破感,但发现探子头于胃结肠韧带处穿出,打开胃结肠韧带见穿孔处位于十二指肠环内侧胰头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8”字隧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诊治的30例青少年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4~30岁,平均(21.3±2.6)岁。MRI提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 femoral ligament, MPFL)撕裂,9例患者合并髌骨或股骨髁软骨撕脱骨折,19例患者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均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8”字隧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范围、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及髌骨外移率,评估术后半年及1年Kujala髌股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髌股关节位置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2.3±1.7)个月(10~18个月),均无复发性脱位或半脱位发生;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及髌骨外移率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使用反向Rigidfix横穿钉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使用反向Rigidfix横穿钉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138例,男91例,女47例;年龄14~56岁,平均(31.44±10.14)岁。通过术前及随访结束时Teger评分、Lysholm评分、KT-1000测值、轴移试验、恢复至伤前运动等级的概率进行比较,评价此技术的临床疗效,通过术后感染、横穿钉断钉或失效、神经血管损伤、膝关节功能障碍、横穿钉穿出的发生率以及横穿钉穿出引起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38例患者中125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4.54±2.10)个月。随访结束时Teger评分(6.33±0.97)分,Lysholm评分(94.89±4.91)分,KT-1000测量值(1.06±0.71)mm,轴移试验0级118例,Ⅰ级7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膝关节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112例(89.6%)恢复至伤前运动等级。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横穿钉断钉、横穿钉失效、神经血管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