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439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科学   598篇
综合类   1322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2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揭示血管新型收缩肽--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 UⅡ)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探讨低氧对肺组织各种细胞成分UⅡ基因表达、合成和释放的影响.方法 建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观察UⅡ在不同低氧时间点大鼠肺组织各种细胞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 UⅡ在肺组织多种细胞中广泛分布.低氧后,UⅡ在肺组织各种细胞中表达增强.低氧10 d和20 d最明显.结论 低氧可以促使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合成、分泌UⅡ.低氧也促进肺组织UⅡ的释放.UⅡ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2.
胰体尾肿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可视化仿真手术在治疗中胰体尾肿瘤的应用.方法 采集64排螺旋CT胰体尾肿瘤病人的原始扫描数据集,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和自动提取,再采用自行研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导人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图像修饰、平滑,然后利用GHOST SDK和PHANTOM软件系统进行胰体尾肿瘤病人术前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结果 三维重建后的胰腺、胰体尾部肿瘤与邻近脏器的三维结构清楚,主胰管、腹主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胆道等主要管道系统的分布、行程以及相互关系明晰.在胰体尾肿瘤的仿真手术系统中,利用GHOST SDK可以开发出来各种仿真手术器械,利用PHANTOM系统可以完成和真实手术一样的胰体尾肿瘤仿真手术,效果逼真.结论 胰腺CT数据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仿真手术的研究,对胰体尾肿瘤等胰腺手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风险评估、临床教学训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尹清臣 《中外医疗》2008,27(21):85-86
目的 观察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附加肝尾状叶切除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纳入2004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肝门部胆管癌依据Bismuth-Corlette分型,Ⅱ型和Ⅲ型的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对Ⅱ型志者进行局部切除附加肝Ⅰ段(尾状叶)切除;Ⅲ型患者进行肿瘤局部切除附加肝Ⅰ段切除和肝右叶(Ⅲa)或左叶(Ⅲb)切除.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并发胆管炎2例,腹水、腹腔感染、胆漏、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腹腔患染手术引流治愈,其余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理检查,15例切除的尾状叶镜下有瘸细胞.患者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4.7%,56.3%、36.2%.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根治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行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附加肝尾状叶切除可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94.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4年7个月.腰背痛伴间歇性跛行、下肢肌肉瘫痪、马尾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25例,无改变4例.结论 早期诊断,48h内手术较晚期手术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括约肌功能及鞍区症状恢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CT、CTM及MRI.同时腰椎间盘摘除及腰椎管减压必须考虑脊柱的稳定性.马尾神经功能恢复取决于病理类型、原有椎管狭窄程度等.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到2007年我院收治7例胰腺囊腺癌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 7例均经病理确诊.胰体尾切除2例;剖腹探查,肿物切除活检1例;胰囊肿切除T型管引流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生存期最短5个月,最长9年零3个月.结论 胰腺囊腺癌发病少,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M1、M3、M4受体亚型阻断剂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大鼠尾核痛抑制神经元(PIN)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左侧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尾核PIN放电的变化,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M受体亚型阻断剂对其影响.结果 ①脑室注射ACh(20μg/10μL)加强了尾核痛抑制神经元的电活动;②M1受体阻断剂哌仑西平(10μg/10μL)可部分阻断ACh的作用.而M3受体阻断剂4-DAMP和M4受体阻断剂托品酰胺对ACh的镇痛效应无明显作用.结论 乙酰胆碱在尾核中起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主要涉及M1受体.  相似文献   
97.
以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为表面活性剂构建了新的胶束共聚合体系,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与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的胶束共聚合,制备了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该聚合物为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通过控制共聚合条件,制得了微结构系列变化的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三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的大分子链微结构与其疏水缔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胶束共聚合体系大大简化了胶束的共聚合操作,而且由于表面活性单体进入共聚物主链,使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具有更强的疏水缔合性.与由单尾型丙烯酰胺N-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C12AM)为疏水单体制备的HAPAM相比,由DiC12AM制得的HAPAM疏水缔合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可乐定(Clonidine)对辣椒素(Cap)热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成5组:Cap赋形剂组(A组)、Cap 5μg组(B组)、Cap 10μg组(C组)、Cap10μg+Clonidine 4μg组(D组)、Cap 10μg+Clonidine 8μg组(E组)、每组10只.A组至E组分别于鼠尾皮下注药(0.1 mL恒量)后5、15、30、45及60 min观察在40和45℃温水中的缩尾潜伏期.结果 辣椒素(5-10μg)诱发的热痛觉过敏呈剂量依赖性,表现为在40和45℃温水中的缩尾潜伏期显著缩短.可乐定(4-8μg)与辣椒素(10μg)合用显著减轻了辣椒素诱发的热痛觉过敏.结论 局部应用可乐定有明显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可乐定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9.
文章对中药小分子动力学模拟扩散系数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和归纳出普适的选择模拟时间的规律,并且解释了实际模拟时所出现的拖尾现象,为模拟中药小分子在生物体系中扩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尾叶香茶菜 Rabdosia excisa 花和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尾叶香茶菜的花和果实部分共分离鉴定了 16 个化合物: 豆甾醇 (Ⅰ); 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 (Ⅱ);熊果酸 (Ⅲ); 2α, 3α, 19-三羟基-12-烯-28-乌索酸(Ⅳ); 2α-羟基乌苏酸(Ⅴ); 2α-羟基齐墩果酸(Ⅵ); isodonal(Ⅶ);maoyecrystalE (Ⅷ); kamebakaurin (Ⅸ); macrocalyxinG (Ⅹ); epinodosinol (Ⅺ); rabdosichuanin C (Ⅻ); kamebacetal A (ⅩⅢ); 冬凌草甲素(ⅩⅣ); enmenol-glucoside (ⅩⅤ); lasiodonin (ⅩⅥ). 结论:除了化合物Ⅰ, Ⅱ, Ⅸ , Ⅻ, ⅨⅣ, 其他化合物都是首次从尾叶香茶菜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