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439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科学   597篇
综合类   1322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2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AVP主要合成于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正常情况下,每毫升血浆AVP含量在10pg以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疼痛、手术、应激等强刺激可引起AVP大量释放,血浆中的AVP含量可达100pg以上。由于AVP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并具CRF样作用,可促进垂体释放ACTH,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激激素,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认为是经典的应激系统。本工作旨在通过去除应激轴上的肾上腺这一环节,来验证AVP是否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校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无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假狂犬病毒注入大鼠眼球内通过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到:(1)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被病毒感染的时间始于病毒注入后56h,并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呈绿色荧光的病毒感染神经元见于双侧视交叉上核,注射对侧优于同侧,主要位于视交叉上核的腹外侧部和嘴侧份,个别散在于二者之外;(3)视交叉上核内个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可同时呈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红色荧光,此类双标神经元系病毒由视网膜节细胞顺行运输并跨突触传给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所致。表明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直接的突触性联系。这一结果为视交叉上核节律机制和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的机能调控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53.
将鹿角菜胶注射到大鼠口周皮下作成炎性刺激模型,用原位杂交法结合免疫组化法观察了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PPTA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鹿角菜胶注射后,注射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内PPTA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与对照例相比明显增多。鹿角菜胶产生的炎性刺激也诱导了FOS蛋白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的表达,FOS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刺激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而对照侧仅有少量分布。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约60%的PPTAmRNA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了FOS蛋白,而双重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仅占FOS阳性神经元的30%。上述结果提示: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诱导的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PPTAmRNA增强表达的过程中,FOS蛋白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4.
段晓勤  鞠躬 《解剖学报》1998,29(3):232-236,I003
为研究P物质激活的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分泌神经元及其分布,将P物质注入大鼠侧脑室,用Fos癌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催产素或加压素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的双标记法,检测了下丘脑各大细胞神经分泌核区域激活的催产素及加压素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结果表明:Fos免疫强化反应性的神经元主要见于第三脑室周围区及室旁核,在视上核及其他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分泌核区仅见到少数至少数Fos免疫反应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55.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体温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VP含量与发热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体温升高有相关关系。而脑干和大脑皮质组织中AV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下丘脑组织、脑干组织中L-EK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脑干组织中L-EK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大脑皮质组织中L-EK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EP性发热时中枢的AVP和L-EK可能参与体温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56.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岸縖1],含量测定项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含量.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采用药典方法测定头孢哌酮的含量,头孢哌酮峰不仅保留时间长,而且有拖尾现象,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并加柱温后,头孢哌酮峰的保留时间缩短且无拖尾现象,对二者的含量测定结果均无影响,极大地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7.
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于2003~2006年采取经骶人路切除直肠肿瘤3例,效果良好,现将本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最近,有报道认为,采用单纯腹部按压(OAC)能更有效地提高冠状动脉灌注,输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进入心脏,较传统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更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另一种新的复苏方法是在心脏骤停时选用或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帮助心脏复跳;在救治心脏猝死时,使用血管加压素比以往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检测中重度颅脑创伤患者血浆中血管加压素(AV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颅脑外伤病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筛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和观察颅脑外伤病情、预后、指导治疗的检测指标。方法:选取中重度颅脑创伤住院病人26例,取外周血,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血浆中AVP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中重度脑创伤患者12~48小时和96~120小时血浆中AVP,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中AVP创伤初期就开始升高,以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中重度脑创伤组GCS≤8和GCS>8,血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方差分析发现血浆AV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P参与颅脑损伤过程可以作为观察病情严重情况的指标。创伤后1~2天血浆中AVP升高较明显,血浆中AVP水平在原发性颅脑损伤等刺激因素影响下明显升高,因此血浆AVP可以作为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0.
笔者在动物实验中,利用人工静脉留置针,发明了一种可多次采血和注药的方法,现以大鼠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