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72篇
  免费   10368篇
  国内免费   4079篇
耳鼻咽喉   677篇
儿科学   3662篇
妇产科学   1683篇
基础医学   6467篇
口腔科学   1252篇
临床医学   50833篇
内科学   24367篇
皮肤病学   2106篇
神经病学   2162篇
特种医学   68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3502篇
综合类   78925篇
预防医学   42832篇
眼科学   2288篇
药学   37542篇
  687篇
中国医学   15417篇
肿瘤学   3082篇
  2024年   1921篇
  2023年   6990篇
  2022年   8208篇
  2021年   9935篇
  2020年   7898篇
  2019年   7574篇
  2018年   3494篇
  2017年   6963篇
  2016年   6672篇
  2015年   8425篇
  2014年   14822篇
  2013年   13955篇
  2012年   17121篇
  2011年   17549篇
  2010年   15840篇
  2009年   14747篇
  2008年   17105篇
  2007年   14438篇
  2006年   13585篇
  2005年   14690篇
  2004年   11800篇
  2003年   11016篇
  2002年   9512篇
  2001年   7599篇
  2000年   5924篇
  1999年   4756篇
  1998年   4087篇
  1997年   3889篇
  1996年   3210篇
  1995年   2644篇
  1994年   2073篇
  1993年   1484篇
  1992年   1170篇
  1991年   1046篇
  1990年   908篇
  1989年   952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2月就诊于生殖医学科的不孕患者849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女性8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49例不孕患者中,支原体阳性患者有428例,占50. 41%,其中Uu单独感染占92. 06%。与对照组相比,不孕组Uu、Mh、Uu+Mh感染率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孕患者感染支原体年龄多为26~35岁。Uu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和司帕沙星;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其次为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Mh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诺氟沙星和克拉霉素;对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最为敏感,其次是交沙霉素。Uu+Mh对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性最高,其次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结论不孕患者Uu感染率较高,且多集中在26~35岁育龄妇女,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米诺环素敏感,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赵燕 《家庭医药》2016,(7):151-152
正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来手术器械(供应商提供给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广泛用于一些大中型医院,如关节置换手术器械、脊椎内固定手术器械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器械等,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为多层面医院开展手术提供了方便和机会。但由于这些器械在各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口腔健康问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患者生活质量的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口腔健康水平、护理满意度,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化疗后的药物使用、化疗后的侵袭性操作以及感染的部位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和原因。结果有4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后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41.7%。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在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的60%,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患者感染发生率要明显提高。结论做好对环境的通风消毒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探视制度,同时对做好心理、饮食、身体的相关护理,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0.
危重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致病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内环境失调关系密切。危重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CIRCI)是指由于高应激状态使皮质醇水平不能满足机体适应疾病严重程度的需要,在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容易出现,在其他高应激的危重病中也很常见,其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CIRCI有望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