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50篇 |
免费 | 733篇 |
国内免费 | 5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918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2588篇 |
内科学 | 704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808篇 |
特种医学 | 729篇 |
外科学 | 4800篇 |
综合类 | 5304篇 |
预防医学 | 589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824篇 |
91篇 | |
中国医学 | 2418篇 |
肿瘤学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559篇 |
2022年 | 643篇 |
2021年 | 1023篇 |
2020年 | 710篇 |
2019年 | 697篇 |
2018年 | 301篇 |
2017年 | 536篇 |
2016年 | 561篇 |
2015年 | 616篇 |
2014年 | 972篇 |
2013年 | 960篇 |
2012年 | 1170篇 |
2011年 | 1233篇 |
2010年 | 1139篇 |
2009年 | 1119篇 |
2008年 | 1120篇 |
2007年 | 1042篇 |
2006年 | 970篇 |
2005年 | 968篇 |
2004年 | 819篇 |
2003年 | 811篇 |
2002年 | 535篇 |
2001年 | 483篇 |
2000年 | 363篇 |
1999年 | 274篇 |
1998年 | 238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204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102.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CT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枢椎椎板斜率、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上缘突高度、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两侧寰椎椎弓根外侧缘距离及后结节处至该线的距离并计算后弓外侧缘半径;取后结节旁4 mm处为进钉点,测量后弓螺钉置入长度及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分析解剖参数并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1)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突上缘高度为(19.07±2.73)mm,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为(6.83±2.01)mm,枢椎椎板斜率为(58.34±7.60)°,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为(26.77±2.14) mm,寰椎后结节高度为(10.45±1.61) mm,寰椎后结节厚度为(8.12±1.57) mm,寰椎后弓螺钉置入长度为(11.21±1.61) mm,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为(53.34±6.30)°,左侧与右侧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颈椎病后路手术以往多选用全身麻醉 ,但因病人神志消失 ,肌肉松弛 ,无自我保护能力 ,术中操作容易造成脊髓损伤而且难以发现。近年来 ,作者采用耳针药物复合麻醉行颈椎病坐位颈椎后路手术 15 0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0例 ASA ~ 级病人中 ,男 12 5例 ,女 2 5例。年龄 38~ 73岁 ,其中大于 6 0岁者 6 4例。体重 5 2~ 80 kg。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伴有椎管狭窄者 6 0例 ,合并有高血压和 /或冠心病者 30例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者 15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或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者 15例。手术方式为…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对照组44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0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分,检测经颅多普勒(TCD)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植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治疗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改善率优4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8%。3例出现术中硬膜撕裂,术后无根性疼痛复发和腰椎不稳症状,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融合区均骨性融合。结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可扩张型椎体间融合器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注意对硬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7.
孙建华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1):24-25
目的:通过对6例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合并寰枢椎半脱位应用APOFIX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评价APOFIX在C1-2半脱位的内固定稳定性。方法:6例C1-2半脱位均在后路应用APOFIX行C1-2内固定,自体髂骨植入进行寰枢椎融合。结果:6例手术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症状获得较大改善,均获得寰枢椎骨性融合。结论:APOFIX在寰枢椎半脱位的固定手术中安全、坚强,是高位颈椎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0例有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或切除术,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0例和枕颈固定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0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基本复位,其中2例行齿突切除。1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10例术后功能评价(JOA标准)为优7例,良2例,可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结论: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对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常表现为眩晕,近年来应用丁喀地尔改善脑供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腰椎滑脱症病人,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33例术后均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6个月。本组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和切口感染,动态摄片观察无融合器移位、椎弓根螺钉松脱、断裂等并发症。按Brantigan评价标准评定结果: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 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椎管减压充分、椎体复位好、术后能立即改善疼痛症状、立即稳定椎体、病人可早期下床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