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470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1072篇
药学   355篇
  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6月~2003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4例(14只眼)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眼内异物外,其余患者临床诊断化脓性眼内炎后均先采用保守治疗,密切观察1~2天无好转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炎的原因:眼球穿通伤13只眼,青光眼术后晚期滤过泡感染1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先抽取前房及玻璃体腔内液体涂片及培养。采用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7只眼因前房积脓及晶状体前大量渗出和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影响手术而同时切除晶状体,8只联合巩膜环扎。缝合巩膜切口后玻璃体腔内注射罗氏芬2.5mg及地塞米松0.4mg。术后全身继续使用抗生素及激素1周。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2~24个月).结果 14只眼中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85.7%),眼球保留13只眼(92.6%)。5只眼培养阳性。术后玻璃体腔内少量出血2只眼,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疗效可靠。只要手术时机选择适当,大多数患者能保住眼球,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42.
王庆平  徐格致 《眼视光学杂志》2003,5(2):120-122,125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状态与许多临床疾病有紧密联系;诱导完全性的玻璃体后脱离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治疗以及预后起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对视网膜的损伤。本研究就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及诱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效果。方法: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28例(28眼),其中伴有眼内异物7例,伴有视网膜脱离15例,受伤时间8d~3个月。结果:眼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1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经再次手术复位;15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14例注入硅油.1例注入GF。气体,硅油取出后1例患者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注入硅油视网膜复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15例患者均在受伤2周后接受手术,无视网膜脱离的13例患者中有8例在2周以内接受手术。术后视力在0.1以上者有7例为受伤2周以内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伤后2周为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发与未愈黄斑孔的疗效。方法 应用COHERENT Omni多波长激光光凝黄斑裂孔底部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随后眼内注入20%C3F80.5~0.8ml并置换出玻璃体腔液体。治疗后每天坚持俯卧位。结果 19只眼中16只眼黄斑孔愈合,成功率为84.2%,视力提高15只眼,占78.9%,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应用激光光凝联合眼内注气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发与未愈黄斑孔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疗效确定、大部分患者无须住院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 ( PL 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37例 ,其中 84例在 PL D术中作椎间孔、神经根区域的局部封闭 ,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 ,认为 :在 PL D中加作封闭治疗 ,能减轻术后症状 ,加速康复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6.
刘杰  滕岩 《航空航天医药》1998,9(4):213-213
外伤性化脓性限内炎是眼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突出特点为:①有明确的眼外伤病史。②起病急,表现为患眼刺激症状重,视力下降明显。③眼睑红肿,眼球混合充血、角膜水肿、KP(+)、房闪或前房积脓、玻璃体积脓、眼压偏低、眼底窥不清。①B超显示玻璃体混浊,可伴网脱、球  相似文献   
47.
在石蜡切片中,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进行显微切割和分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对研究异质性肿瘤(如癌前病变、原发肿瘤等)的基因改变和形态学之间联系很有帮助。在进行显微切割时,为了辨别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或功能,往往要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这就有可能对DNA模板的质量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反应系统造成影  相似文献   
48.
超声手术刀组织切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超声手术刀,在大白兔活体上进行切割实验.并与普通手术刀和高频电刀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超声手术刀的组织切割速度和切缘整齐情况不及普通手术刀,但有一定的止血功能,组织损伤不如高额电刀大,也不引起肌肉收缩,无组织烧焦气味;术后切缘愈合良好.认为超声手术刀更适合于肝、脾等实质性组织的切割.如在操作柄、刀具、仪器性能等方面能进一步改进,应用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及脑室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后,对大鼠海马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切割右侧穹窿海马伞,两组切割后即时及第2d、4d向侧脑室分别注射NGF和人工脑脊液, 并在术后第3~7d每日腹腔注射2次BrdU.于术后28d灌注取脑、冷冻切片,行BrdU/NF-200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 海马齿状回内BrdU阳性细胞数,给药组和对照组切割侧明显多于正常侧,给药组切割侧和正常侧分别多于对照组切割侧和正常侧;海马齿状回内的BrdU/NF-200双标神经元数,给药组切割侧最多,给药组正常侧和对照组切割侧较少,而对照组正常侧则无.结论 切割穹窿海马伞后,可致大鼠海马齿状回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加快并向神经元分化,脑室施加 NGF可促进其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在石蜡切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显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进展期胃癌p53蛋白表达阴性或阳性的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方法 对41例进展期胃癌标本进行p5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再用激光显微切割(LMD)技术切取p53表达一致的癌组织及远离癌灶的正常胃黏膜腺体。经消化后直接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8的PCR扩增、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直接测序。结果 41例进展期胃癌标本均扩增出特异的目的条带。其中有1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15例p53基因检测到突变。蛋白表达阳性者中有8例突变(8/11);表达阴性者中有7例突变(7/30,23.3%)。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具显著相关(P=0.004)。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LMD-PCR技术应用于石蜡切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此技术可将细胞特定基因的结构状态和表达水平很好地结合起来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