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5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儿科学 | 51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975篇 |
内科学 | 462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294篇 |
特种医学 | 2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254篇 |
综合类 | 1985篇 |
预防医学 | 634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766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657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271篇 |
2012年 | 378篇 |
2011年 | 411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382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359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24篇 |
2003年 | 287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病人,女,38岁。入院前3 h进食油腻食物后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向右侧肩背部放散,外院CT检查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末端结石可能性大。经对症治疗无缓解。2h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年余,曾多次发作,对症治疗后好转。有“丙型肝炎”病史, 相似文献
64.
南细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3):115-117
目的 研究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取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5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5月—2019年10月),分别予以CT(对照组)、MRI检查(观察组).观察两组疾病检出率,分析两组图像特征.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出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表现为大片或扇形低密... 相似文献
65.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手术室就是抢救室。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医护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说到红眼病一词,作为生活俗语,人们并不陌生,大抵指的是为利益所驱对他物表现出的欲望,商潮中则更形象地概括为见钱眼红。追本溯源,这一词其实来自医学所称的红眼病,狭义上指的是常在夏秋高发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从广义上讲,则泛指眼白(球结膜)充血的一切眼病。 相似文献
67.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认知功能下降是其康复后极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临床研究发现,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以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为明显。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多发生在其发病的早期,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执行功能下降、对空间和结构的认知功能下降、逻辑推理障...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HHS)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复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修订的Capone等方法制备创伤UHS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HS组)。NS组及HHS组大鼠经动脉放血,使血压降至40 mmHg,然后在距鼠尾根部1/4处断尾,造成活动性出血。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HHS输注,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 mmHg。复苏1 h后,两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MAP 90 mmHg,充分复苏2 h后,将大鼠放回笼内观察。分别于伤后0、30、90、210 min观察大鼠的心率(HR);血气指标包括pH、碱剩余(BE)、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各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磷酸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以及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结果大鼠休克后的HR显著下降,复苏后HHS组与NS组HR明显升高(P<0.05);休克大鼠的pH、BE、PaO2下降,LAC明显升高,复苏后与NS组比较,HHS组的pH、BE、PaO2增高,LAC显著下降(P<0.05);休克大鼠的PT、APTT明显延长(P<0.05),复苏后HHS组PT、APTT均短于NS组(P<0.05);休克后大鼠的CKMB、ALT、AST、Cr明显增高,复苏后,HHS组大鼠的CKMB、ALT、AST、Cr低于NS组(P<0.05);同时与NS组比较,HHS组大鼠活动性出血量和出血急救期输液量明显减少,且24 h及72 h存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HHS对UHS大鼠早期有较好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69.
回顾性分析46例宫外孕破裂致出血性休克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病人进行术前病情监测,有效评估病情,预见性给予护理,积极抢救,使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药方为:黄芪30 g、川芎10 g、红花9 g,酒军6 g,当归10 g,桃仁9 g,赤芍20 g,可岁正增减,水煎分两次温服,1剂/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中,痊愈18例,有效2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约为95.5%.对照组44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4%.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活血化瘀法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