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95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85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680篇
预防医学   10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1篇
  3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从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视角,介绍了影响状态逆反产生的因素、心理逆反的表现与测量、特质逆反的人格描绘,以及心理咨询与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提出,深入的相关研究应注重心理逆反的测量与本土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迫症(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用耶鲁-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4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和混合状态的各占近一半,强迫检查和强迫联想出现的频率较高,约5/6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混合型的患者病程长且症状较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强迫症患者EPQ中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标准分(E)则低于对照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之间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组首诊的OC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OCD均较多的使用不成熟和中间的防御机制且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  相似文献   
83.
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方法:先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 4)在被试中筛查,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用NEO个性问卷(NEO-PI-R)做问卷测查。结果:66例B群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高神经质(61.97±10.57)、低顺同性(38.39±11.46)和低严谨性(38.40±11.19),外向性(45.88±11.52)和开放性(45.00±9.30)得分接近低限。212例被试的PDI-Ⅵ和NEO-PI-R得分的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反社会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25,P<0.01),边缘型与神经质正相关(r=0.32,P<0.01),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22,P<0.01;r=-0.22,P<0.01),表演型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16,P<0.05;r=-0.15,P<0.05),自恋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31,P<0.01)。结论:B群人格障碍患者的五因素人格特征较正常成年人有较大偏差,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冲动,人际关系冷漠,缺乏自信等。本研究中B群人格障碍的五因素特征不典型。  相似文献   
84.
中学生焦虑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综合探讨中学生焦虑状况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应对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学生整体的焦虑处于轻度水平,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男女生在焦虑水平上不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在焦虑水平上表现也不明显。(2)中学生焦虑与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八个因素对焦虑的预测作用十分明显,具体为不良情绪应对、学习压力、神经质、父放任型教养方式、人际压力、母过分保护和干涉、解决问题和精神质。结论: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问题,多个因素对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5.
41名肢残者十六项人格特质测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6):248-249,271
应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对41名肢残者和40名健全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肢残人较健全人在孤独性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偏于缄默,固执,关注外界信息,具有一定的防卫倾向。肢残人富于实验性,较健全人更自由、激进、好学,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希望生活更充实多彩。在各项能力水平上,肢残上与健全人没有显著差别。不同性别肢残人人格特质在敏感性上差异明显,女性较理智和着重现实,而男性则偏于敏感,易感情用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从微观层面探讨归因、自我效能感、教育观念、人格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教师心理健康问卷》和CPSQ人格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能力和努力归因对教师心理健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任务难度和运气归因对教师心理健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工作效能和创造效能对教师心理健康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和主动探索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是正向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分数低的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不大;趋向于外向、开放、随和以及尽职尽责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 归因、自我效能感、教育观念、人格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全面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维族大学生在大部分人格特质上表现出与大学生常模显著不同的特征;②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维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结论 维族大学生人格有一定的民族性,而其人格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8.
岳晓东 《校园心理》2005,3(7):32-34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又名兴中,字国瑞,41岁开创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布衣皇帝.但朱元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44岁时,朱元璋甄别天下百官,强化吏治,开始肃贪。46岁将一万多贪官污吏发配凤阳,从此他开始了绝无仅有的滥杀功臣的历史。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朱元璋成为了一个暴君?心理学界对此有何说辞?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9.
孔子人格心理学思想及人格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梁漱仅先生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寻得出孔子的这套心理学来,则我们去讲孔子即是讲空话。”[‘]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孔子的心理学思想作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及其人格分类作些探讨。1入格心理学思想孔子非常重视人的培养,特别是人的人格塑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语}}通篇教诲人们如何做人行事,其中不乏有关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论述。1.1基本观点:1.1.1学习现。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在人的本性中,与生仅有的先天的东西都是接近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  相似文献   
90.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EPQ对28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体验到较强的不幸福感。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2)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与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显著正相关。结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