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407篇 |
免费 | 18773篇 |
国内免费 | 203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28篇 |
儿科学 | 3345篇 |
妇产科学 | 2923篇 |
基础医学 | 30101篇 |
口腔科学 | 5562篇 |
临床医学 | 34133篇 |
内科学 | 30065篇 |
皮肤病学 | 4666篇 |
神经病学 | 5743篇 |
特种医学 | 77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89篇 |
外科学 | 17103篇 |
综合类 | 83555篇 |
预防医学 | 18317篇 |
眼科学 | 3715篇 |
药学 | 30430篇 |
482篇 | |
中国医学 | 19328篇 |
肿瘤学 | 293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242篇 |
2023年 | 7173篇 |
2022年 | 8841篇 |
2021年 | 11101篇 |
2020年 | 7562篇 |
2019年 | 7586篇 |
2018年 | 4385篇 |
2017年 | 6592篇 |
2016年 | 7634篇 |
2015年 | 8443篇 |
2014年 | 12456篇 |
2013年 | 12931篇 |
2012年 | 17765篇 |
2011年 | 19593篇 |
2010年 | 18009篇 |
2009年 | 18456篇 |
2008年 | 20969篇 |
2007年 | 18247篇 |
2006年 | 17711篇 |
2005年 | 18049篇 |
2004年 | 14738篇 |
2003年 | 12366篇 |
2002年 | 9777篇 |
2001年 | 8782篇 |
2000年 | 7101篇 |
1999年 | 5698篇 |
1998年 | 4527篇 |
1997年 | 3952篇 |
1996年 | 3353篇 |
1995年 | 2875篇 |
1994年 | 2574篇 |
1993年 | 1621篇 |
1992年 | 1561篇 |
1991年 | 1423篇 |
1990年 | 1141篇 |
1989年 | 1239篇 |
1988年 | 355篇 |
1987年 | 241篇 |
1986年 | 217篇 |
1985年 | 136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黄芪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6 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黄芪 +化疗组 30例和单纯化疗组 30例 ,两组化疗均采用MVP方案 ,观察组同时辅以黄芪注射液 6 0ml/d静滴。 2 1~ 2 8d为 1周期 ,治疗 2~ 3周期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4 0 0 % ,对照组为 36 7% ;两组平均缓解期、中位生存期 ,1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个月和 3 3个月 ,11个月和 7个月 ,4 6 7%和 30 0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 ,生存质量提高阳性率 ,观察组为80 4 % ,4 3 3% ,较对照组 (5 0 0 % ,2 3 3% )明显为高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 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探讨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以及其对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CVB-D能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抑制Na2S2O4造成的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降低LDH的漏出,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CVB-D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 (CMS)的影响 ,探索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以 1%蔗糖水摄入量作为指标 ,慢性给予各种低强度复合刺激 ,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按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脾细胞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按试剂盒显色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脏中丙二醛含量。结果 :在大鼠CMS模型中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可增加动物蔗糖摄入量 ;增加其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 C)水平 (P<0 .0 5 )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P<0 .0 0 1) ;降低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同时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 ,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结论 :半夏厚朴汤醇提物通过多途径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头孢氨苄胶囊在人体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头孢氨苄胶囊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不同生产厂家的头孢氨苄胶囊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头孢氨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max为 (1.14± 0 .31)、(0 .83± 0 .2 3) h,cmax为 (18.81± 5 .16 )、(2 1.2 4± 4 .71)μg/ m l,t1 /2β为 (1.95±0 .11)、(1.89± 0 .11) h,AUC为 (47.85± 7.33)、(46 .91± 7.15 )μg· h· m l- 1 。 结论 :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是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996.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_(2~3)患者),手术组55例。cN_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_(1~3)(cN15例、cN_(2~3)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_(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在34例患者中(cN_(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_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_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_(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并观察环氧乙烷消毒的明胶海绵对耳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明胶海绵放置豚鼠听泡内3个月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平均为438.32mg。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显示:Ⅰ型螺旋神经节细胞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嵴模糊不清,细胞质内出现空泡样结构,部分神经节细胞及其外周的卫星细胞溶解破坏,呈典型细胞死亡征象,卫星细胞髓鞘松解。出现空化。结论: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高出国家标准约40倍,其耳毒性接近氨基糖甙类灌注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血尿患儿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行肾穿刺患儿的肾活检标本 ,检测CD4+、CD8+、CD6 8+三种单克隆抗体在肾间质中浸润面积 ,并计算浸润率 ,应用t检验分析CD4+、CD8+、CD6 8+在肾间质中的浸润率大小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肾间质CD4+沉积 ,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 19.95± 7.2 1,而临床好转为 8.19± 1.99,两者比较P =0 .0 3 6;肾间质中CD8+沉积 ,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 17.44± 9.5 7,临床好转者为 7.19± 4.79,两者比较P =0 .0 2 2 ;肾间质中CD6 8+沉积 ,临床无好转者浸润阳性率为 10 .2 3± 5 .17,临床好转者为 4.17± 0 .99,经t检验 ,P =0 .0 49。CD4+、CD8+、CD6 8+在肾间质中浸润面积与浸润率大小对预后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炎性细胞在肾间质的浸润率显著影响血尿患儿预后 ,并决定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属即刻早期基因家族成员,它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含锌指结构的核磷酸蛋白,具有转录活性。它不仅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有关,而且与肿瘤关系密切,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消失。外源性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导入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它还与某些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多药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