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915篇
  免费   8596篇
  国内免费   7465篇
耳鼻咽喉   513篇
儿科学   1396篇
妇产科学   917篇
基础医学   10271篇
口腔科学   2941篇
临床医学   35704篇
内科学   10606篇
皮肤病学   618篇
神经病学   2819篇
特种医学   86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43788篇
综合类   76487篇
预防医学   17446篇
眼科学   1165篇
药学   32261篇
  839篇
中国医学   27550篇
肿瘤学   1907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2252篇
  2023年   5104篇
  2022年   6297篇
  2021年   10177篇
  2020年   7634篇
  2019年   6194篇
  2018年   2587篇
  2017年   5418篇
  2016年   6335篇
  2015年   7855篇
  2014年   14302篇
  2013年   14398篇
  2012年   17681篇
  2011年   19689篇
  2010年   17795篇
  2009年   16752篇
  2008年   17832篇
  2007年   15100篇
  2006年   13716篇
  2005年   13570篇
  2004年   9788篇
  2003年   8491篇
  2002年   6826篇
  2001年   6200篇
  2000年   4896篇
  1999年   3765篇
  1998年   2860篇
  1997年   2452篇
  1996年   2178篇
  1995年   1940篇
  1994年   1489篇
  1993年   982篇
  1992年   734篇
  1991年   774篇
  1990年   615篇
  1989年   647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三维培养体系中直接、间接接触培养后,检测细胞中蛋白质和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直接、间接接触培养及单独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含量为(0.195±0.023) mg/mL、(0.174±0.015) mg/mL、(0.152±0.015) mg/mL、(0.141±0.014) mg/mL;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625±0.223) μ/mg、(0.412±0.178) μ/mg、(0.141±0.08) μ/mg ;骨钙素含量分别为(0.800±0.124) μg/L、(0.435±0.216) μg/L、(0.235±0.146) μg/L.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培养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显著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的对称性及矫治后髁突位置(R)的变化。方法:21例成功矫治的单侧后牙反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8~23岁,平均21.8岁。21例安氏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9~23岁,平均22.1岁。实验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双侧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结果:实验组两侧髁突高度(CH)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CH的不对称指数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非反侧髁突相对位置由前位趋于正中位(R由13.52减小为9.48)。结论: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的髁突形态存在不对称性,而髁突位置相对对称,颞下颌关节可随咬合关系和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建;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9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是最近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这一类细胞可以跨系统甚至跨胚层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作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结合使用的靶细胞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4.
95.
成人下颌升支应用解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成人下颌升支后份及髁突的应用解剖。方法 对 16个成人离体下颌升支后缘高度、升支后份厚度 ,下颌孔后缘至下颌升支后缘的距离、髁突高度、髁突颈前后径、内外径测量分析。结果 下颌升支后缘前方 15mm范围内由后向前逐渐增厚 ,部分下颌升支在下颌孔上方 10mm处无松质骨。结论 应用拉力螺钉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固定时应参照以上解剖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96.
二次咽成形术对腭裂患者辅音清晰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30例因腭咽闭合不全而行二次咽成形术的患者进行语音评价,分析了手术前后辅音清晰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咽成形术后各辅音清晰度均有显著改善,尤以爆破音最为明显,其后依次为塞擦音、摩擦音及鼻辅音。作者认为腭咽闭合不全对爆破音发音有直接影响,而擦音的发音异常则主要与不良语音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97.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术中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8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应用单纯冠状切口为36.9%、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为32.1%、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6.7%和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4.3%。术中患者均使用微型钛板或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于眶底骨折出现眼球内陷的患者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眶底重建。结果84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术后所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达到功能性咬合。通过训练后张口度得到满意恢复。8例患者术后患侧颧弓处仍稍显膨隆。术后眼球内陷只有1例仍大于3mm,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使用头皮冠状切口时,熟练掌握颞部的解剖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仔细保护神经及血管结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8.
曹艳丽  周彦恒 《口腔正畸学》2005,12(4):193-194,176
大多数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人都伴有骨性病因,表现为下颌后缩或是小下颌。当骨骼畸形较为严重,单纯正畸治疗无法达到好的疗效时,可以根据病人要求,采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延长下颌,使治疗效果较为完美。骨牵引成骨术是另一种可选的延长下颌的手段。它具有减少神经创伤,减少术后疼痛及肿胀,增加稳定性减少复发,减少颌间结扎固定的需要以及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等一些优点。尤其当需要长距离骨延伸时,骨牵引成骨术更是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选择8周龄Wistar白鼠40只,造成下颌骨和胫骨人工骨折。通过软X线照像,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骨骨各骨折愈合特征主要区别于原始骨痂形成阶段。下颌骨骨折是由内骨痂“膜内成骨”和外骨痂“软骨内成骨”共同修复。骨膜在骨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愈合过程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高峰期分别为骨折后第21天,7~21天、第14天;硫酸软骨素与硫酸角质素,硫酸软骨素A和C的合成高峰期分别为第21天,第14~21天。上述成分在软骨区内呈不均匀分布,强阳性细胞集中于增殖区和新成熟区。而且下颌骨反应强于胫骨一个判断级。波形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愈合7~21天间呈持续中、强阳性反应,层粘蛋白仅在愈合早期骨膜增殖带和新生血管中有中度阳性反应。下颌骨与胫骨间对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0.
腭隐裂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彤  马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2):132-134,I007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 50例腭隐裂患者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 ,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进一步研究腭隐裂患者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 ,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隐裂患者 50例 (年龄 4~ 51岁 ,平均年龄 1 1 9岁 ,男性 2 0例 ,女性 30例 ,男∶女 =1∶1 5)。对术前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共 1 0 0张 (每例静止及发“i”音各 1张 )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腭隐裂组的软腭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 ,患者的腭帆提肌附着点相对位置比对照组靠前 ,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较小 ,以上 3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两组间硬腭相对长度和发音时软腭伸长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通过测量所得指标(包括软腭相对长度、腭帆提肌附着位置及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 )是诊断腭隐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