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49篇 |
免费 | 354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8篇 |
儿科学 | 2249篇 |
妇产科学 | 501篇 |
基础医学 | 484篇 |
口腔科学 | 59篇 |
临床医学 | 963篇 |
内科学 | 458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340篇 |
特种医学 | 187篇 |
外科学 | 451篇 |
综合类 | 1004篇 |
预防医学 | 1389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60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8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277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248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222篇 |
2014年 | 596篇 |
2013年 | 616篇 |
2012年 | 574篇 |
2011年 | 603篇 |
2010年 | 497篇 |
2009年 | 516篇 |
2008年 | 464篇 |
2007年 | 433篇 |
2006年 | 446篇 |
2005年 | 353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91篇 |
2000年 | 179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1篇 |
197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子痫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 8年间 4 2例子痫与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终止妊娠时机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并分析子痫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 :4 2例子痫中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控制子痫的发生是提高围产儿质量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3.
新生儿胃肌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 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 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5.
体外循环期间低体重患儿血浆乳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体重患儿体外循环(CPB)各时段血浆乳酸的变化。方法将23例患儿分为2组,A组体重<10kg 12例,B组体重>10kg(10~27kg)11例。在CPB前,主动脉阻断后,停CPB前,分别采血样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果AB两组在主动脉阻断后血浆乳酸浓度分别为(4.6±1.2)mmol/L、(3.8±1.1)mmol/L,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AB两组停CPB前乳酸水平分别为(4.1±1.3)mmol/L、(2.9±1.3)mmol/L,A组较B组为高,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至停CPB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转前水平,而A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低体重儿在CPB中无氧代谢更旺盛,清除乳酸能力较弱,术中血浆乳酸检测有助于判断组织氧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早产儿成长至学龄期的体智力发育。方法联系曾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胎龄≤35周或体重≤2000g现已成长至学龄期,自愿参与测查85例,进行智商测定,记录学习成绩,测量身高、体重。将胎龄、体重分别分组进行比较,并将早产组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同时整理早期临床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母婴疾病对婴儿远期体智力发育的影响。结果本组早产儿平均胎龄(32·8±1·7)周,平均出生体重(1793±357)g,平均测查年龄(9·74±1·86)岁,正常同龄对照组209例。早产组胎龄体重不同,成长至学龄期的智商(IQ)及学习成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学习成绩比较,其中英文、数学较差,t值分别为(5·623)及(4·761),P<0·001。早产组胎龄体重不同其组间及与对照组8-9岁同龄儿比较,体重及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妊高征外,早产儿生后窒息、肺炎、败血症等疾病对成长至学龄期儿童的体智力发育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组早产儿以32~34周及1500~2000g为主,成长至学龄期的IQ值及体重身高在正常范围,部分学习成绩较足月正常儿稍差。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比较中美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常模,明确本地化研究和修正的重要性,为指导TIMP在国内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经TIMP手册正反译,评估人员培训、信度考核后,分别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区域11家医疗机构采样,建立中国TIMP常模,并就样本情况、得分情况及亚组分类与美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中国TIMP常模共13个周龄组,样本总数为1 035例,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汉族占比95%,少数民族5%,早产儿和足月儿分别占比31%、69%;美国常模共12个周龄组,样本总数为990例,其中男性占52%,女性48%,白种人占58%,黑种人25%,高危、中危、低危婴儿分别占比35%、30%、35%。中国TIMP常模各周龄组得分均值低于同周龄组的美国常模(P<0.01);中国常模第10、50、90百分位数曲线低于美国常模。中国常模足月儿与早产儿亚组对比,大多数周龄组得分无显著差异;美国常模中高危儿亚组得分显著低于低危组(P<0.001)。结论基于两国人口特征和儿童保健发展现状的不同,中美TIMP常模取样人群存在差异。中国常模各周龄组的得分均值低于美国常模同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RDS 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nCPAP时间分为≤2h组38例、2~4h组41例、≥4 h组21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7d的机械通气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给药24 h后吸入氧浓度(Fi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给药前,pH和氧分压(PaO2)高于给药前,且2~4h组改善情况优于≤2h组和≥4h组;给药2h后,2~4h组FiO2低于≤2h组和≥4 h组,≥4h组PaO2均高于≤2h组和2~4h组(P<0.05);治疗3d2~4h组需机械通气率低于≤2h组和≥4 h组(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率≤2h组高于2~4h组和≥4h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nCPAP对PS治疗RDS效果明显,可改善预后,在发病2~4h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环境刺激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的婴儿16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1例,对研究组婴儿实施早期环境刺激,对照组婴儿未施行早期环境刺激,比较两组婴儿在50d和100d行为发育的状况。结果结果发现研究组婴儿在50d和100d时智力发育指数以及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早期环境刺激对婴儿行为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促进婴儿的智力、运动等方面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