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采用阻塞前庭导水管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听觉诱发电位听阈的变化及大鼠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听阈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镇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听阈和血管加压管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其调节血浆血管加压素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RCV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的触发因素分别为子痫和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障碍和视觉缺失.影像学表现包括凸面蛛网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瘤疗效判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例脑瘤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改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脑电地形图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脑电地形图可以作为脑瘤疗效评价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4.
对国内外近些年来有关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炎和淋巴结结核的现场调查、诊断特征、医疗救治措施及处置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炎的规范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运用心电散点图诊断普通心电图难以明确或捕捉的心律失常。本文对我院住院期间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三例患者的特征性心电散点图图形进行分析诊断。心电散点图不仅记录信息量大,且定性诊断明确,简单易懂,避免了漏诊及误诊,能够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较佳疗法.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穴取阳白、四白、迎香为主)、人迎针刺组(人迎穴为主)以及术针组(人迎穴为主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组40例.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直接刺激诱发电位(ENoG)潜伏期和波幅,以及瞬目反射(BR)的R1值、R2值,并评定临床总疗效.结果:3组治疗均能显著缩短ENoG潜伏期,且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升高;治疗后术针组ENoG潜伏期较常规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人迎针刺组诱发电位波幅较其他两组升高(均P<0.05);各组治疗后R1、R2值显著缩短,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前后R1差值、R2差值均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且术针组R1差值显著大于人迎针刺组(P<0.05);术针组临床愈显率为87.5%(35/40),优于人迎针刺组的77.5%(31/40),且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65.0%(26/40,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比较,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更优,且术针组较人迎针刺组能更好地恢复受损面神经的早发反射功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的预防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卡介苗治疗组(BCG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米组)、卡介苗接种组(BCG接种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余各组每只大鼠于实验第1、8天腹腔注射10%卵白蛋白抗原混悬液致敏,第15天始超声雾化吸入1%卵白蛋白,20 min/d,共2周,制备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各治疗组每次雾化前0.5h分别给予BCG、地米;卡介苗接种组在OVA致敏前7、3、1d,每只大鼠分别皮内注射BCG,余治疗同对照组用蒸馏水替代.各组于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标本,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气道形态学参数,衡量气道重塑程度;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 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HE染色光镜下可见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变厚、气道变窄,气道上皮受损肿胀,部分可见脱落;哮喘组BALF及血清中TGF-β1含量增加,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间质的标志物Fibronectin、α-SMA表达增加;BCG和地米治疗组及BCG接种组,BALF细胞总数、EOS计数及气道改变程度等较哮喘组明显减轻,BALF及血清TGF-β1含量较哮喘组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Fibronectin、α-SMA的表达下降,与哮喘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变应原刺激导致TGF-β1分泌增加,进而引起上皮细胞损伤间质转化是导致哮喘性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②卡介苗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TGF-β1所致的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间质转化对哮喘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阻?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新疆虫草和冬虫夏草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新疆虫草和冬虫夏草的性状、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冬虫夏草表皮细胞含有毛,而新疆虫草不含有毛,其他菌丝体组织、气门,油滴、子座横切面子囊壳形状完全与冬虫夏草亦不一致.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含有腺苷成分.结论:实验结果将为新疆虫草和冬虫夏草的鉴定和区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43例脑梗死患者中,进行了脑电地形图和脑CT检查,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脑电地形图和脑CT的改变是一致的,但脑电地形图改变早于脑CT。结论:脑电地形图在脑梗死患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测序平台对芍药属药用植物美丽芍药进行了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组装、注释和特征解析,并将其与芍药属其他11种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美丽芍药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2 731 bp, GC含量为38.4%,具有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包括一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一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和一对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 sequence, IRa/IRb),长度分别为84 402、16 969和25 680 bp;共注释得到136个基因,包括90个蛋白编码基因, 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其中7个蛋白编码基因、7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分别在反向重复区发生了一次重复;此外,在美丽芍药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出28个散在重复序列(dispersed repeats)、10个串联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s)和64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芍药属12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在大小、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GC含量等方面高度保守;同时,非编码区(包括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序列的种间变异高于蛋白编码基因序列, LSC区和SSC区序列变异高于IR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以100%的支持率支持美丽芍药与芍药、草芍药和川赤芍共同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并与芍药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美丽芍药叶绿体全基因组,对其序列变异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了美丽芍药在芍药属内的系统发育位置,研究结果将为美丽芍药的保护遗传学和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