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5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56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85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5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86篇
内科学   789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8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675篇
综合类   9311篇
预防医学   128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22篇
  34篇
中国医学   1502篇
肿瘤学   169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827篇
  2011年   2036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877篇
  2006年   1842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552篇
  2003年   1442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88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杨丽珠 《现代护理》2008,14(3):402-403
腹腔镜应用于泌尿系统手术越来越广泛,但是经腹腔镜行膀胱全切术极少。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利用肠道行膀胱替代是根治膀胱癌的重要方法。Indiana膀胱术是一种异位可控回结肠膀胱成型术。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成型术,即利用去管重建升结肠作为储尿囊,缩窄回盲肠连接处及末段回肠作可控机制,并命名为Indiana膀胱。腹腔镜行膀胱全切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是腹腔镜术后腹胀与血电解质的观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通过对胃癌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物理疗法(热按摩膀胱区),二者相结合更好地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现将我科1999年9月至2000年9月住院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n=50)。将2000年10月至2002年4月100例胃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50),预防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健康指导与热按摩膀胱区的方法,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的促进排尿方法,观察患者排尿情况。结果:对于我们选择观察的胃癌患者,预防组在停止留置尿管后1-4h全部顺利排尿,而对照组大于术后4h未排尿者为26例。对我们所选的尿潴留病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实践证明健康指导与热按摩相结合预防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夜间可控制排尿25例。47例无残余尿,5例有残余尿20-35mL。结论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压力低、无返流、效果好、无吸收性酸中毒,患者白天均能够控制尿液,夜间需定时排尿,生活质量高,多数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报告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并进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2例均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是种高度恶性肿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早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5.
96.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估经尿道膀胱颈驼峰式切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从1997年5月至2002年8月,收治43例慢性前列腺炎并膀胱颈梗阻患者.年龄28~44岁,平均年龄33岁.慢性前列腺炎病史1.4~2.6年,平均1.78年.前列腺液常规(EPS)检查WBC(21±6.0)/HP.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11.4±1.3)mL/s.B超示膀胱残余尿(25±16)mL.膀胱镜检见膀胱后唇抬高,膀胱颈活检见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经尿道插入24FOlympus前列腺电切镜,于膀胱颈5、7点切开抬高的膀胱颈后唇,保留6点处的膀胱颈组织.[结果]术后随访43例患者,时间0.5-5年,平均2.8年.最大尿流率上升至(17.20±2.3)mL/s(P<0.05).39例患者术后B超测定膀胱无残余尿,4例膀胱残余尿<5mL.EPS检查WBC(6.0±3.0)/HP.1例患者术后出现逆行射精,经治疗1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经5年临床随访证实,本术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65岁。2001年4月因左肾鹿角状结石在外院行左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3月拔D—J管后出现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每日排尿10余次,左下腹持续性钝痛。经抗感染治疗、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好转,膀胱容量约200ml。此后症状反复发作。2002年5月尿培养发现有念珠菌生长,服用氟康唑与小苏打片,  相似文献   
99.
经尿道电气化手术治疗112例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气化手术治疗病变局限于膀胱壁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综合采用套切、勾切、气化、凝切及电凝、封闭闭孔神经等技术 ,经尿道根治性电气化手术切除膀胱肿瘤 112例。结果:2例因膀胱穿孔改行开放手术 ,7例需 2次手术完全切除肿瘤 ,全部病例均达到根治性切除目的 ,术后平均留置尿管 3~ 7d。结论 :经尿道电气化切除手术适宜病变局限于膀胱壁内肿瘤的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化疗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死亡1例,余均存活,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提供了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