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8篇
  免费   1517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292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1205篇
口腔科学   315篇
临床医学   4946篇
内科学   2629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499篇
特种医学   5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975篇
综合类   8188篇
预防医学   2078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4596篇
  70篇
中国医学   2853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118篇
  2020年   1124篇
  2019年   1164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1005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389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538篇
  2010年   1254篇
  2009年   1247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198篇
  2006年   1212篇
  2005年   1404篇
  2004年   1100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血清降钙索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法对98例不同程度感染的新生儿进行PCT测定。结果败血症患儿PCT阳性(≥0.5ng/ml)率95%(其中75%≥2ng/ml,1例阴性病例为血培养阳性的脓疱疹患儿,临床无炎性反应表现),局部感染阳性率5.26%,非感染7.69%。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阴性。新生儿PCT水平在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患儿间有显著差异。结论PCT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检测感染性婴儿血中降钙素原(PCT)与CCRP)的浓度,观察PCT的灵敏性和特异常性。方法:采用变定量固定相免设测定法测定血清PCT值,同时测血CRP及WB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身性细菌感染及重症细菌感染婴儿中PCT升高明显于CRP值。结论:PCT测定在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3.
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神经系统病变、外伤昏迷等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病人。本文作者总结了1995年8月至今在护理工作中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的病人486例(其中51例因原发病死亡而未能拔管,其余435例病人术后顺利拔管,切口愈合良好)。在对这组病人的护理过程当中,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熟练的业务和精心的护理不仅可以缩短原发病的治愈时间,甚至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1手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针对尚清醒的病人对常规气管切开术的恐惧心理,需耐心向病人讲解气管…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构建并筛选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抑制短发夹样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针对GFAP基因全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三对9bp茎环结构、19bp干扰序列特异性shRNA模板,体外定向克隆构建特异性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体外大鼠脊髓源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模型,脂质体介导RNA干扰分子转染,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em blot技术观察RNA干扰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效果.筛选最佳GFAP表达干扰抑制真核表达载体。结果序列测定证实GFAP—shRNA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三对shRNA模板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靶基因表达效率分别为81%、63%、56%。结论高效率的GFAP—shRNA真核表达载体在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模型中能高效抑制GFAP基因表达,为后续多靶点RNA干扰技术在脊髓损伤胶质瘢痕抑制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65.
脂质与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董晓峰综述徐也鲁审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25)从上一世纪Rokitansky提出血管表面附壁血栓的形成及其后的包裹机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理以来,血液凝固一直被认为与这一疾病的发生有...  相似文献   
166.
赤芍对血液凝固—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167.
对128例纤维蛋白原(FG)及血栓弹力图(TEG)的检测,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与血栓弹力图K值呈负相关,与ma值及mε值呈正相关;提示TEG对高凝性疾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68.
500例变态反应性哮喘致敏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9.
我院在上海医科大学直接指导下,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对108例血瘀证患者进行了血凝动力学研究。研究对象对照组为110例正常健康人,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35.61岁。血瘀证组共10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为19岁,平均为42.7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治疗分两组,20例血瘀证患者服用鸡血藤胶囊,每囊0.3g,每次服3~4囊,14天为1个疗程:12例血瘀证患者服生甘草胶囊,剂量、疗程同上。服上述两药时,患者停服其它药物。方法采用血凝动力仪器(MG-176)测定超凝血酶时间Q-TT及超凝血酶原时间Q-PT。取贫血小板血浆(PPP)0.1ml,加凝血酶0.2ml,预温2 min,做Q-TT,每份标本做2次以上取平均值。同上方法改  相似文献   
170.
用鲎试剂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热原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鲎试剂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热原的考察广东省药品检验所510180吴招娣,黎,李爱芬本文参照美国药典21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增强或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1,用鲎试剂法对日本绿十字厂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Nutrixol,简称C)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