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15篇
  免费   1518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292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1200篇
口腔科学   316篇
临床医学   4948篇
内科学   2628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499篇
特种医学   5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974篇
综合类   8189篇
预防医学   2069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4584篇
  69篇
中国医学   2851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845篇
  2021年   1113篇
  2020年   1124篇
  2019年   1164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1005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389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538篇
  2010年   1254篇
  2009年   1247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213篇
  2006年   1212篇
  2005年   1404篇
  2004年   1100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电针对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原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利用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活动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缺血10ml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变平坦,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在120min时仅恢复到缺血前的27.39±11.31%,以后即不再进一步恢复,电针组动物缺血10min再灌注后,脑电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快,12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的71.45±16.46%(P<0.01),240min时继续恢复至缺血前的75.27±18.43%。同时电针能明显减轻缺血10min后再灌注24小时的神经原缺血性损伤。结果提示: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2.
近年的研究表明,人尿中存在能使体温下降的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目前,对EC的分离纯化、作用机制、生物学活性及其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有关EC的降温作用方式等许多问题尚在研究探讨中。  相似文献   
123.
凝血酶效价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酶效价测定法的改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郝苏丽,沈佳,徐康森凝血酶是从人、牛或猪血中提取的能使哺乳动物血液凝固的一种酶,分子量为33580,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它通过裂解精氨酸-甘氨酸肽键促使血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1]。该酶对加速...  相似文献   
124.
125.
老年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 对2124名老年个体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按脑梗死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在脑梗死组的333人中,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化验,在非脑梗死组中完全随机按1:2抽取666人作为对照,亦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检查,行t检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就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T_3、T_4测定,测定结果表明T_3、T_4可做为肝实质损害程度与估计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7.
用胃蛋白酶原检查胃癌历来胃癌的检查都靠X光片,近年来则用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胃癌,目前胃蛋白酶原法(PG法)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新方法。作者是从1989年开始试用本法,对划定的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地区性筛查。本法安全、简便,每次检查量大,且有不需要特殊技术、...  相似文献   
128.
正常人及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GC301为探讨,对10例胃癌组织及11例正常人体组织基因组DNA中胃蛋白酶原C基因的EcoR 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作了观察分析。发现在正常人体有三种常见等位片段,分别为20kb、5.7kb及3.6kb;一种稀有片段,3.5kb。在胃癌患者,未发现与正常人体不同的等位片段。但是,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的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这一结果对深入探讨胃蛋白酶原C基因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对胃癌的诊断价  相似文献   
129.
用Gram-Charlier混合样本剖析的统计方法,对3624例经横断面调查所得的6月~6岁儿童的游离原卟啉(FEP)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第一组儿童的FEP均数为335μg/L,第二组为557μg/L,以430~450μg/L中任一点作为分组标准时,其约登指数均较高,推荐用430μg/L作为儿童缺铁筛查标准。  相似文献   
130.
参照抑制增强试验,用鲎试剂法检测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细菌内毒素,并与兔法检查热原平行对比,共检查样品256批,两法合格率的符合率为9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