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3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752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24篇
综合类   4195篇
预防医学   804篇
眼科学   297篇
药学   1723篇
  39篇
中国医学   668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81.
目的 探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本院普外科外伤患儿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岁5例,6~9岁4例,10~12岁3例.12例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5例行腹部CT示脾破裂、腹腔内出血;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证实有腹腔内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脾内挫伤、脾裂伤.10例均行剖腹探查术确诊,2例行腹腔镜探查确诊.4例行单纯大网膜包脾术,4例行脾缝合加大网膜包脾术,3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1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加脾动脉结扎术.结果 12例患儿均治愈,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7a,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脾修补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选择合适的保脾手术方法和掌握好适应证对保脾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2.
严欢  于秀婷  鲁小中  丁琢  李月月  肖利华 《眼科》2013,22(2):115-116
患者女性,48岁。因右眼被铁丝扎伤后视物不见2小时,于2011年6月24日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右眼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因眼内炎症反应加重,于2011年6月26日在上级医院急诊在局麻下行"右眼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玻璃体腔注药、视网膜冷冻、硅油填充术"。于2011年10月6  相似文献   
183.
王蕊  王一 《眼科新进展》2012,32(6):509-511,516
目的探讨医用组织黏合剂治疗角膜穿通伤对眼前节的刺激反应,及对角膜内皮细胞和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角膜穿通伤模型,右眼采用医用胶黏合、左眼采用缝线缝合术,术后大体观察兔眼前节情况;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变化,抽兔眼房水行房水蛋白含量测定,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医用胶组和缝线组角膜伤口均密闭。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穿通伤口周边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无明显差异。房水蛋白含量在术后7d均为最高,医用胶组和缝线组分别为(0.561±0.284)g·L-1、(0.523±0.303)g·L-1,随伤口愈合术后90d恢复正常,各观察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透射电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示:术后14d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两组均可见细胞内少量粗面内质网扩张,空泡稍增多,线粒体肿胀;术后30d均恢复正常。结论医用组织黏合剂治疗角膜穿通伤口组织相容性好,对眼前节无明显刺激反应和异物反应。  相似文献   
184.
病理性瞳孔散大是影响视功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开展的瞳孔缝合术通过机械性缩小瞳孔来改善视觉质量,但有关虹膜内缝线长期存留的病理学变化及术眼和对侧眼远期的安全性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选用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瞳孔括约肌损伤和缝合修复的实验研究,观察术后兔眼远期的临床及病理学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究缝合打包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缝合打包的3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女29例,男1例,年龄45~72岁,平均56+5岁。20例术中快检诊断为乳腺癌,10例术前穿刺确定诊断。导管癌20例,湿疹样癌1例,乳头状癌5例,髓样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皮下积液。6例创缘部分变黑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缝合打包被应用到乳腺癌手术后,能够可防止皮瓣移动,让皮瓣与皮下多点牢固接触,抑制液体积聚,能够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不影响呼吸与胸廓整体舒缩运动,还有利于血液的循环,对于乳腺癌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6.
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主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余"于2012年12月12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年半前会阴侧切下阴道分娩,于产后6个月发现外阴侧切伤口处肿物蚕豆大小,无疼痛及不适感,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定期检查肿物逐渐增大,10个月前肿物增大至5cm,外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病理为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子宫切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1.57±5.24) min,产后出血量为(672.48±26.8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84±6.21)min,产后出血量为(1106.24±35.77)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4.65%(2/43)和0,对照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28.57%(12/42)和9.52%(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94) d,低于对照组的(10.33±2.46)d(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8.
目的对改良式B-Lynch缝合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54±16)min,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904±28)m L,术中输血率为58.07%,平均输血量为(486±102)m L,对照组患者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524±36)m L,术中输血率为80.65%,平均输血量为(986±122)m L,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褥病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产褥病率32.26%,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3.87%。观察组没有1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采用切除子宫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明显,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的优点,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对27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修复跟腱。采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无感染及跟腱再断裂,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功能评定:优23便(85.2%),良4例(14.8%)。结论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能有效保护断端血运,创伤小,再断裂及感染机会少,功能恢复好,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0.
目的评价香蕉皮缝合模型在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学生缝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至3月, 以北京大学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82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使用香蕉皮作为缝合模型进行缝合练习。记录课堂讲解前缝合评分(基线水平), 对课堂讲解后(训练1)和课下练习后(训练2)缝合结果进行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每次训练评分,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训练1评分[(20.88±3.68)分]高于基线水平[(15.15±5.24)分], 训练2评分[(24.80±3.83)分]高于训练1评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1评分与全学程成绩相关(r=0.29);训练2评分与性别(r=0.39)、课下练习累计时长(r=0.44)、全学程成绩相关(r=0.29),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课堂教学和课下练习中应用香蕉皮缝合模型, 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学生的缝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