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58篇
  免费   4313篇
  国内免费   2202篇
耳鼻咽喉   1111篇
儿科学   849篇
妇产科学   693篇
基础医学   2681篇
口腔科学   1012篇
临床医学   7593篇
内科学   3878篇
皮肤病学   416篇
神经病学   589篇
特种医学   30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6473篇
综合类   17067篇
预防医学   2388篇
眼科学   435篇
药学   5349篇
  106篇
中国医学   1981篇
肿瘤学   12459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664篇
  2022年   2037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1599篇
  2019年   1544篇
  2018年   876篇
  2017年   1297篇
  2016年   1557篇
  2015年   1596篇
  2014年   2536篇
  2013年   2422篇
  2012年   3195篇
  2011年   3523篇
  2010年   3402篇
  2009年   3425篇
  2008年   4202篇
  2007年   3510篇
  2006年   3347篇
  2005年   3701篇
  2004年   3093篇
  2003年   2834篇
  2002年   2356篇
  2001年   2111篇
  2000年   1702篇
  1999年   1337篇
  1998年   1194篇
  1997年   1169篇
  1996年   981篇
  1995年   790篇
  1994年   607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金轶  朱昊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487-5487,5489
下肢淋巴水肿临床上较为常见,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临床上一般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采用排除法对该病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误诊。目前仍公认为诊断金标准的淋巴管造影操作困难,临床应用日渐减少。笔者对18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双功彩超检查,并探讨其在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VEGFR-3在肿瘤淋巴管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EGFR-3主要在成熟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上表达,肿瘤分泌的VEGF-C、VEGF-D与之结合后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刺激淋巴管的新生,介导肿瘤淋巴道的转移。通过竞争性抑制VEGFR-3的信号转导可有效阻止肿瘤淋巴管的转移,最终达到提高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综述列题     
Apoptin-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选择;BRLF1-EBV的一种立即早期基因的研究进展;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gp96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IL-12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p73基因与人类肿瘤的研究进展;RNA千扰技术的应用;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4.
CD44分子属于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其CD44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乳腺癌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分子,针对CD44分子与乳腺癌干细胞关系的研究,将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5.
1977年Cabanas在阴茎癌阴茎背侧进行淋巴造影时描述了1种识别引流淋巴结的技术,证明引流原发肿瘤的第1个淋巴结是最有可能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ymphode,SLN)。理论上,前哨淋巴结最早发生肿瘤转移,检测和评估前哨淋巴结对恶性肿瘤的外科处理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对于没有转移证据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避免淋巴结完全被切除的并发症。对于识别出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可能受益于治疗性的淋巴结清扫。在恶性黑素瘤、乳腺癌、妇科肿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已获得成功,使此理论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肺癌眼转移则实属罕见,其临床表现及专科检查亦无特异性,因此误诊率很高。本研究就近年收治2例及查阅1994--2004年国内文献报告8例,合计10例肺癌眼转移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手术病理诊断等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9-2003年期间45例确诊未治的鼻咽原发癌活检组织标本,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F和VEGF表达,计数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热区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IMD),并将各检测指标与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相联系.[结果]鼻咽原发癌组织中,癌细胞M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5/45)和71%(32/4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IF和IMD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29,P=0.026,MIF阳性组的IMD计数为(35.1±13.3)/高倍视野,明显高于MIF阴性病例的(20.9±10.2)/高倍视野,P=0.003.以Schmincke型生长方式分布的癌细胞MIF表达水平(67.4%±35.2%)高于以Regaud型方式分布的癌细胞(32.9%±29.7%),P=0.007.癌细胞MIF与VEGF表达以及IMD计数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5.但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MIF在鼻咽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能是影响肿瘤性微血管生成和癌细胞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甲状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UC1检测在甲状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方法:对48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于术前24h用1%美兰1.0~2.0mL注射于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术中显示蓝染淋巴结,采用RT-PCR法测定临床蓝染淋巴结中的MUC1。 结果:蓝染淋巴结显示率甲状腺癌为93%,良性病例为0。研究组80个蓝染淋巴结中发现有MUC1mRNA表达的为95%,与病理诊断率(86%)相比有提高(P<0.05);良性病变(阴性对照组)淋巴结均不存在MUC1mRNA的表达;阳性对照组的癌转移性淋巴结均存在MUC1mRNA的表达。结论:MUC1较病理检查敏感,PCR产物点杂交进一步证实MUC1作为PCR标志物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30.
陈音  陆明 《新中医》2009,(2):26-27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肝脏转移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康艾注射液加支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持疗法治疗。观察karnofskv评分制(KPS)评分、疼痛分度法(VAS评分法)评分、体重及外周血象、胃肠道症状、静脉炎及心、肾功能变化等情况。结果:KPS评分改善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缓解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增加率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