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5篇 |
免费 | 323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58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413篇 |
内科学 | 272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9篇 |
特种医学 | 10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76篇 |
综合类 | 1059篇 |
预防医学 | 20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10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326篇 |
肿瘤学 | 7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205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240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第一部分诊疗指南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有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或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肝转移灶无法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生存率为0,而肝转移灶能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 相似文献
62.
肝脏转移癌临床多见,在近10年里其治疗取得很大进步,包括局部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和导向治疗,而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癌是惟一可获长期生存、治愈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而且围术期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无病生存期延长.而非手术治疗仅可有限延长病人生存期或无效[1,2].肝脏转移癌以大肠癌肝转移占多数,21%大肠癌患者初诊时已有肝转移,大部分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在原发肿瘤切除后3年之内[3,4],其他部位或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出现肝转移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恶性肿瘤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64.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切除二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有50%的结直肠癌最终发生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转移为20%左右。不经治疗的肝转移癌的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保证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腹腔镜下完成了2例直肠癌根治术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切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药介入干预状况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统计中医药介入干预起点、持续时间及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自主选择中医药干预介入治疗时,36例处于D期,4例处于C期,3例处于B期,7例未选择中医药治疗。平均KPS评分为71分;中医药干预时间共323个月,平均干预时间6.46个月;中医药干预起点与患者生存期无相关性(P>0.05),而中医药干预时长与患者生存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药介入干预时临床分期普遍较晚,生存状况有所下降;中医药干预起点与患者生存期无相关,其干预时长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转移性胃癌姑息性化疗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转移性胃癌患者接受姑息性化疗的临床资料,查阅、整理住院病历,收集患者化疗前血清LDH水平、疾病进展及转归情况,分析患者化疗前血清LDH水平与OS、PFS的关系。结果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前血清LDH水平预测转移性胃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3 (P <0.05,95%CI:[0.612,0.847]),特异度为92.9%,灵敏度为63.6%。化疗前血清LDH升高患者的OS、PFS均短于LDH正常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血清LDH、糖类抗原CA72-4水平是转移性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化疗疗效、D-二聚体是转移性胃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化疗前血清LDH升高的转移性胃癌姑息性化疗患者OS及PFS均短于LDH正常者。化疗前血清LDH水平可初步预测转移性胃癌姑息性化疗患者的预...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85例MP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外周血LMR值将患者分为高LMR组(n=27)和低LMR组(n=58),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MR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 两组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MR组中位生存时间(27个月)显著长于低LMR组(9个月)(P<0.00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期患者中,高LMR组中位生存时间均长于低LMR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MR是影响MPM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HR: 0.277; 95% CI: 0.142~0.538; P<0.001)。 结论 外周血LMR可作为反映MPM患者生存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观察临终期胃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73例发生院内死亡的胃癌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变化及SOFA评分,并选取其中有完整死亡前随访资料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筛选出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的生化指标,并将其数值转换成分数,相加之后得到每一例患者的生化评分,然后将生化评分和SOFA评分相加即为每例患者的预后评分。根据预后评分的分值大小将试验组患者分为两组:A组<20分,B组>20分,然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指标有:AST、T一BIL、UREA、LDH、CK、UA以及HBDH;B组评分>20分的比例要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的生存率则显著低于A组(P<0.05);预后评分与生存时间存在着直线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根据本组临床资料而建立的评分办法效果显著,在对胃癌临终患者的生存风险进行评估时,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