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0篇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产后访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2月在接受我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产后访视的326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下的产后访视,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干预,产妇产后自我护理、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护理干预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价值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阴毛剃除与否对产妇会阴侧切口感染率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802例分娩时会阴侧切口未剃除阴毛的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即术前彻底清洗会阴2次,术后加强会阴的清洁及观察,对产前产时有感染存在者采取甲硝唑、聚维酮碘联合应用,观察其会阴切口感染率,并与既往常规阴毛剃除产妇进行比较。结果分娩时保留阴毛与剃除阴毛产妇在会阴切口愈合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心理方面,保留阴毛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安慰,降低术后不适感,更具人性化。结论在认真清洁手术野皮肤的前提下,分娩时保留阴毛不会影响会阴伤口愈合,较之传统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3.
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分娩时的产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治疗,以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我们选择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期间来院分娩的孕妇60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孕妇心理状况及精神状态详细调查、记录、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恐惧、焦虑、沉重、紧张心理,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治疗,可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吗啡地塞米松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对产妇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健康足月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在硬膜外腔持续用0.125%布比卡因、吗啡5MG与地塞米松10MG混合液镇痛;对照组为病房常规杜冷丁100MG肌注组。观察:①在12H、24H、48H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宫底高度变化、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②开始泌乳时间;③肠排气时间。结果:两组各时间点在疼痛评分上镇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宫高、不良反应、运动阻滞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镇痛组的肠排气和初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吗啡地塞米松用于持续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可缩短初乳时间,有利于早期哺乳和产妇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在围生期应用动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指导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依据实证护理学原理,在检索相关资料基础上回顾性分析180例危重产妇围生期护理资料(Ⅰ组),确定危重病产妇围生期护理要素;前瞻性应用动态SIRS评分指导180例(Ⅱ组)危重病产妇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入院4小时(T1)、24小时(T2)、72小时(T3)和7天时(T4)的SIRS评分值、出院确诊的并发症与住院天数。结果:Ⅰ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治疗配合防治中低氧血症、使用静脉留置针、胃肠功能维护与肢体功能锻炼等为需要改进的护理要素。以动态SIRS评分指导相关护理要素的临床护理操作结果显示,Ⅱ组产妇各时间点SIRS评分值较I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产妇单脏器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确诊率、围生儿预后不良率明显减少(P<0·01),产妇住院天数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围生期动态SIRS评分指导围生期危重病产妇护理要素的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干预的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并探讨孕期保健对不同分娩年龄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1566例产妇孕期保健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保健工作的深化提供依据,期望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基础上,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剖宫产率迭49.1%,不同分娩年龄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年龄增加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不同分娩年龄组在早产儿、出生缺陷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虽然元显著性差异,但孕妇年龄在20~24岁、30岁以上2个年龄组,早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略有增加。结论:产妇孕期保健对于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障母婴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Background. The single most common direct obstetric disorder accounting for 25% of all maternal deaths globally is severe hemorrhage, generally occurring postpartum. Nearly all these deaths occur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role of oxytocic drug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as a strategy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 has been emphasized. Howeve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se oxytocic agents, in particular ergometrine, have not been properly evaluated in our environmen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rgometrine and oxytocin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when used for 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Study desig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Federal Medical Centre, Makurdi over 24 months. Five hundred and ten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treatment with either 0.5 mg of intramuscular ergometrine or 10 IU of intravenous oxytocin, respectively, as single injections. Their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were observed using blood pressure as a marker.

Results. Ergometrine unlike oxytocin was observed to cause a significant rise in blood pressure, and this effect was most marked 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the puerperium.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rgometrine may be safe in normotensive parturients but hazardous in hypertensive parturients in whom oxytocin would be a safer option.  相似文献   
98.
手术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B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血中B细胞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分娩产妇60例:其中自然分娩(NL)组、择期剖宫产(CS)组、经试产而急诊剖宫产(CS-E)组各20例。分娩时分别采集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B细胞CD19+的百分数。结果:CS-E组产妇血中B细胞数(10.53±3.26%)明显高于NL组(7.81±2.90%)和CS组(6.89±4.72%)(P<0.01);新生儿脐血中B细胞数CS组(8.63±5.78%)低于NL组(12.95±5.37%)和CS-E组(12.48±5.42%)(P<0.05)。结论:CS-E产妇血中B细胞值的明显增高,可能与产妇分娩发动及胎儿状况有关;CS组新生儿脐血中B细胞数减少,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对某些病原体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确定流动人群的孕妇中B族链球菌(GBS)感染率状况,以及GBS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对GBS带菌者给予用药干预后,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发生率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452例产前门诊的孕妇,于孕35~37w进行直肠阴道拭子检查及GBS检测,统计流动人口和本地常住人口GBS阳性率差异。GBS检测一次和两次阳性率的差异。根据自愿治疗原则将GBS阳性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36例,予青霉素治疗;对照组91例,不作处理。分别观察两组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母婴传播、新生儿体重及GBS感染发生率。结果妊娠晚期15·64%携带GBS,流动人口携带率高于与本地人口(25·81%、16·26%);GBS两次检测阳性率大于一次(19·84%、12·4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生早产(4·42%、19·78%)、难产(18·39%、41·76%)、胎膜早破(6%、25·74%)、晚期流产(0、15·39%)、GBS母婴传播(2·22%、12·09%),新生儿GBS感染率(4·35%、16·31%)等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晚期检测宫颈分泌物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是必要的,可以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任菲菲  刘沫  王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92-2694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干预组35例,行常规心理护理及中医按摩护理;对照组35例,只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入组当天进行EPDS、PSQI评分,干预结束时进行EPDS、PSQI和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EPDS、PSQI评分在干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抑郁,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