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54篇 |
免费 | 431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56篇 |
妇产科学 | 350篇 |
基础医学 | 113篇 |
临床医学 | 778篇 |
内科学 | 723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76篇 |
外科学 | 5026篇 |
综合类 | 1678篇 |
预防医学 | 415篇 |
药学 | 900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84篇 |
肿瘤学 | 2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26篇 |
2020年 | 352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86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358篇 |
2015年 | 416篇 |
2014年 | 936篇 |
2013年 | 787篇 |
2012年 | 747篇 |
2011年 | 734篇 |
2010年 | 558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585篇 |
2007年 | 559篇 |
2006年 | 444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03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8,他引:5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我院同期收治的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62例,其中3例(4.8%)中转开腹;开腹手术79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1±48.8)min和(136.1±34.9)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9.3±70.1)ml和(100.7±110.5)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腹腔镜组为(2.0±1.4)d,开腹组(3.2±1.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1%和3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4%和5.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达到TME的治疗原则,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82.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适应证及手术安全性. 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5例(双侧2例),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1例.对照组为开放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例,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1例.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1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18例次,17例次取得成功,1例因术中出血改行开放手术.肿瘤最大径2.0~6.5(3.8±1.6)cm.手术时间45~150(85±31)min,出血量10~100(32±22)ml.术后吗啡用量0~40(12.5±7.8)mg;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3(1.8±0.7)d;下床活动时间2~3(2.3±0.5)d;术后住院时间4~9(6.5±1.3)d.开放手术组肿瘤最大径1.5~6.0(4.3±1.3)cm.手术时间90~240(155±39)min,出血量50~600(273±105)ml,9例输血.术后吗啡用量10~120(61±24)mg;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4(2.9±0.5)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6(4.8±0.7)d;术后住院时间8~11(8.8±0.9)d.结论对于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者,后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危险性,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该法有望成为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3.
布比卡因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躯体-内脏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效果. 方法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A组(躯体阻滞组)在切皮前以0.25%布比卡因25 ml(含1∶200 000肾上腺素)进行切口周围浸润;B组(内脏阻滞组)在气腹后立即以0.25%布比卡因35 ml腹腔内喷洒;C组(躯体-内脏联合阻滞组)进行A组和B组综合处理;D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在术后1、2、3、6、12、24、48 h分别评估疼痛强度、部位和恶心情况. 结果术后12 h内,D组切口痛明显强于其它部位疼痛(P<0.05).A、C组在术后6 h内疼痛强度和镇痛药物需求量比B、D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以切口痛为主,术前躯体-内脏神经阻滞处理能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切口痛,但对腹内痛、肩部痛的镇痛效果并不比单用躯体阻滞更好.术前布比卡因切口躯体神经阻滞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评分系统建立和运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邵逸夫医院 1994年 4月 4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的 7134例LC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出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再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男性、高龄 (≥ 6 5岁 )、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总胆红素升高 (≥ 1 2mg/dl)、胆囊壁增厚 (≥ 4cm )、胆总管直径增宽 (≥ 8cm)、急性胆囊炎是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被分别赋值 ,建立预测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计算 7134例LC的综合得分 ,比较不同得分组转开腹率。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1日 938例LC运用该评分系统 ,比较各得分组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 7134例LC中各组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OC曲线以下面积为0 81,标准误为 0 0 1。 938例LC中的各组也是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据危险因素预测LC转开腹可能性 ,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的热力损伤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原因、特点、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2-2002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8例临床资料。结果6例表现为穿孔性损伤:右肝管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4例,胆总管损伤1例,经过1次或1次以上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表现为延迟性胆管狭窄,均为肝总管损伤,再次手术后痊愈。随访1.5~9年,无胆管狭窄。结论与机械性胆管损伤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具有一定的特点,且其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处理方法灵活多样;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以及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是预防和处理胆道热力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children can be done as a fast-track or same-day surg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rsh Grewal Jeffrey Sweat W David Vazquez 《JSL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2004,8(2):151-154
BACKGROUND: Laparoscopic surgery has reduce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or common operations like cholecystectomy, gastric fundoplication, and appendectomy. We have noticed a reduction i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or children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We, therefore, looked at our data to assess whether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children could be performed as fast-track or same-day surgery (< or = 24-hour postoperative stay).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records of all children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suspected appendicitis during a 3-year period (7/97 to 7/00). RESULTS: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79 children (44 boys and 35 girls), between 2 to 17 years of age (mean, 11 years). In 4 (5%) children with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th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was converted to an open appendectomy. At operation, 51 (64.5%) had acute appendicitis, 22 (27.8%) had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4 (5%) had ruptured ovarian cysts, and 2 (2.5%) had no pathology. The median operative time was 54 minutes. Total length of stay for all 79 patients was a median of 58 hours, and median postoperative LOS was 35 hours. Complications included wound infection (2), abdominal abscess (4), drug rash (2), and epididymo-orchitis (1). In 57 (72%) children without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a median of 42 hours, while median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was only 28 hours. Thirty-two (56%) children went home in < or = 24 hour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No significant morbidity was noted in the nonperforated group (drug rash, 1 fever > 24 hrs, 3); and no readmissions or reoperations were necessary on follow-up.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reating children with appendicitis.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may be safely performed as fast-track or same-day surgery, in select children without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with a postoperative stay of < or = 24 hours.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10月2475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279例(11.3%),其中出血10例、肠道热灼伤4例、膀胱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118例、感染10例、神经损伤7例、术后肩痛114例、暴露性角膜炎5例、皮肤电损伤5例、输卵管自阴道切缘脱出1例、切口疝3例.并发症中开腹处理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7例.2004-2006年并发症23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4%(234/746),2007-2010年并发症45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6%(45/1729).279例并发症中,以皮下气肿和术后肩痛多见,其中204例发生在前三年,28例发生在后四年,发生率分别为27 3%(204/746)、1.6%(28/1729).结论 手术操作技术不成熟、腹腔镜开展初期、术中视野暴露不佳、穿刺口过大、未辨清解剖结构盲目操作、盆腹腔严重粘连、切口异物污染、腹腔内气体残留、穿刺口未避开腹壁血管是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新型装置反穿刺器(RPD)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微创外科对14例胃癌及4例贲门胃肠间质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术,即在腹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置人RPD,在切口上方3cm处自食管前壁穿出,紧贴切口上方切割闭合食管残端,完成抵钉座的放置,随后在上腹正中小切口辅助下进一步完成吻合。结果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68(平均53)岁。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35(平均155)min,抵钉座的平均放置时间为12min,术中出血60—100(平均75)ml。患者均在术后第2-3d肛门排气,未发生吻合i21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于术后7~13d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1~25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利用RPD行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可免去在食管进行荷包缝合的操作,且不需要麻醉师配合放置带抵钉座的胃管,更加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LsG手术、并获得至少1年术后随访的57例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管理.并通过随访了解其术后额外体质量减轻百分率(EWL%)和术前合并症的缓解情况。结果除1例因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其余5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2.0±15.2)min,术中出血(132.3±45.6)ml。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出血2例。其中1例经输血和止血药等保守治疗止血,另1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止血。全组患者术后3、6和12月,EWL%分别为(54.9±13.8)%、(79.0±23.6)%和(106.9±25.1)%,且术前合并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结论LSG对肥胖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