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23篇 |
免费 | 2351篇 |
国内免费 | 32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8篇 |
儿科学 | 394篇 |
妇产科学 | 342篇 |
基础医学 | 3891篇 |
口腔科学 | 1561篇 |
临床医学 | 5835篇 |
内科学 | 3403篇 |
皮肤病学 | 220篇 |
神经病学 | 1107篇 |
特种医学 | 9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3304篇 |
综合类 | 11048篇 |
预防医学 | 1590篇 |
眼科学 | 427篇 |
药学 | 3659篇 |
72篇 | |
中国医学 | 2009篇 |
肿瘤学 | 26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40篇 |
2023年 | 1201篇 |
2022年 | 1319篇 |
2021年 | 1636篇 |
2020年 | 1001篇 |
2019年 | 1000篇 |
2018年 | 576篇 |
2017年 | 946篇 |
2016年 | 1238篇 |
2015年 | 1358篇 |
2014年 | 2013篇 |
2013年 | 2049篇 |
2012年 | 2519篇 |
2011年 | 3053篇 |
2010年 | 2722篇 |
2009年 | 2609篇 |
2008年 | 2886篇 |
2007年 | 2339篇 |
2006年 | 2000篇 |
2005年 | 2314篇 |
2004年 | 1822篇 |
2003年 | 1312篇 |
2002年 | 961篇 |
2001年 | 693篇 |
2000年 | 516篇 |
1999年 | 422篇 |
1998年 | 355篇 |
1997年 | 274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191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细辛脑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细辛脑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的溶液,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氨茶碱针4~6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用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淋巴细胞、CD4 T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CD4 T细胞比较也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的肺功能I、L-5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优于氨茶碱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首次喘息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诱导痰组分的变化,探讨诱导痰液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预测其转归的价值。方法用4.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法留取7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诱导痰液,用荧光酶标法、ELISA方法检测诱导痰液中的嗜伊红阳离子蛋白质(ECP)、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台盼蓝染色和瑞氏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随访观察3年。结果毛支发作3年后有24.3%(17/70)患儿发展为哮喘,其初发阶段诱导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ECP、IL-4明显高于未发展为哮喘的单纯毛支患儿(P<0.01),而IFNγ-则明显低于单纯毛支患儿(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诱导痰中存在ECP、IL-4、EOS显著增高的毛支患儿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在其初发阶段应进行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3.
同源盒基因B簇在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源盒(HOX)基因是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主控基因。HOX基因参与造血调控且与造血细胞发育有关,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红系、粒系、巨核系及淋巴系增殖分化。本文综述HOX基因结构特征及HOX基因B簇中的HOXB2、HOXB3、HOXB4、HOXB6、HOXB8在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传统观念认为,出生时人体就已拥有了终生的胰岛β细胞,β细胞是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再生的,因而人们一直将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找胰岛干细胞上.现有证据表明,β细胞群是动态变化的,终末分化的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再生.了解β细胞的增殖再生机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IL-1β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和鉴定中脑来源NSCs,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结果:血清组、IL-1β10pg/ml组、IL-1β120pg/ml组、IL-1β150pg/ml组、IL-1β200pg/ml组诱导7d后TH细胞分别平均为0,45%、0.6%、7.2%、12.5%、8.75%:结果显示IL-1β诱导NSCs明显提高TH细胞表达率,与血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L-1β150pg/ml剂量范同内TH细胞表达率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IL-1β有诱导NSC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麻醉诱导时空腹,避免发生反流、肺误吸。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患者午夜后禁食。很早以前人们便意识到,术前短时间内不应进食固体食物,但是有一些外科大夫则赞成术前可给予患者一些液体。1946年Mendelson在其报告中指出,产科患者全麻过程中肺误吸的发生率较高;后来的动物实验也证实,肺损伤的程度随着误吸物质的增加以及pH值的降低而加重。自此以后,严格的禁食制度(午夜后禁食)成为一种常规,并且持续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107.
脑电图(EEG)作为一无创,可连续反映大脑皮层生理功能的重要工具,不断被用于麻醉研究,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且不同麻醉药对其影响各不相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微机应用和脑电分析技术的发展,经计算机分析处理的脑电图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AEP)等用于临床监测麻醉深度受到重视,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麻醉效果。本实验旨在观察肿瘤患者诱导插管期间AEP、BIS、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功率谱低频段与高频段比LF/HF等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血液动力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8.
宫志伟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5,19(4):319-320,323
细胞周期的调控涉及到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E2F家族是其重要的调控环节之一。其中E2F-1既可以调控细胞周期G1向S期的过渡,又可以诱导许多正常和肿瘤细胞的凋亡,兼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性。尽管E2F-1通过pRb及相关蛋白等多种细胞周期依赖蛋白及激酶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的通路比较明确,但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复杂机制还不甚明确,基于近期的研究对E2F-1诱导细胞凋亡的通路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9.
于长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5,27(1):45-45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羊膜产生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释放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WeiHaifeng AiHouxi SongQiujie ChuJin LiWei LiLin 《中国药理通讯》2004,21(2):25-25
Rodents chronically injected with D-galactose (D-gal have been used as an animal model for brain aging or antiaging pharmacology research. However, the dose of D-gal used to induce behavioral impairment has been reported in a wide range. Besides, very few studies used the C57BL inbred mouse strain to construct this mode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