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周柳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58-2658
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而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本院儿科1995年1月~5月收治蚕豆病患儿4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4例,年龄1~11岁,≤4岁33例,>4岁8例。35例在3~5月份发病,均食用新鲜蚕豆2粒至400g  相似文献   
102.
<正> 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G-6-PD缺陷是本病的基本内因,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甚至休克,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于发病后1~2d死亡。我院2000年  相似文献   
103.
作者于2003年5月在贵州省黄平县人民医院支医扶贫期间,曾诊治抢救重症蚕豆病患儿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68例蚕豆病(G6PD)进行追踪调查及临床分析。G6PD为食蚕豆后引起 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其中18例每年蚕豆市及收儿季节反复住院多次,显示G6PD缺陷与食蚕豆或闻及蚕豆花密切相关,除2例祖籍为河南和山东籍外,64例祖籍为广东籍。36例有明显的家庭史,提示该病与遗传有关。G6PD缺陷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是性联遗传,而且较多认为是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由于男性半合子比妇女性同型合子在发生机率多1率,故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本组病例男女比例15.5:1。  相似文献   
105.
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之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幼儿和儿童多见,好发于每年蚕豆成熟季节,起病急,病情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治疗,常于发病后1~2天内死亡,故已引起儿科临床医生的重视。我科1980年~2001年共收治小儿蚕豆病2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我科于1990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蚕豆病68例,经积极抢救,除2例拒治外,均恢复正常出院,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病例 : 本文报道系本市市郊 1家系 4代中 6例蚕豆病患者 ,Ⅳ1为首证者 (见家系图 )。每例患者发病前都有进食蚕豆的诱因 ,潜伏期 12~ 4 5h。发病年龄 :Ⅰ1患者 6 7岁 ;Ⅱ2 8岁 ;Ⅳ116个月 ;Ⅳ3 于 19个月和 32个月时两次发病 ;Ⅳ618个月 ;Ⅳ10 30个月。发生急性溶血时住院时间 2~ 15天。临床表现 :6例均有贫血、黄疸、肝脾不同程度肿大、血红蛋白尿、困倦无力等表现。Ⅳ1和Ⅳ6心前区可闻及Ⅰ~ⅡSM ,无传导。 6例均无休克、抽搐及昏迷表现。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oombs实验阴性 ,血象、骨髓象提示增生性贫血。均经检测其红…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应用TAD(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蚕豆病的效果.方法将用泰特治疗的35例患儿的情况与以往常规治疗的32例作对照比较.结果在治疗后第2天,TAD治疗组患儿的血色素恢复与对照组比较t=2.2998,p<0.05,住院时间t=2.4649,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AD治疗蚕豆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