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蚕豆病是由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而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多有家族史,男多于女“一。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对2001年12月至2004年8月收住的45例儿童蚕豆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蚕豆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病即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内先天缺乏G-6-PD的遗传性疾病[1]。当机体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接触蚕豆花粉或某些药物而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广东、广西该病报道较多[2],浙江报道较少。据统计蚕豆病患者中90%为男性,其原因是男性半合子的G-6-PD活性显著缺乏。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9岁以前儿童。发病季节多在3—5月蚕豆成熟季节。由于患者体内红细胞缺乏G-6-PD致使还原型谷胱肽含量减少,红细胞一旦遇到某种氧化剂,便使谷胱甘肽下降(后者…  相似文献   
13.
邓某,男,3岁,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食欲不振2天。当地有肝炎病流行。入院查体:T36SC,RZO次/分,P85次/分,营养发育一般,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黄染,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肝肋下Icm,质软,无明显触痛,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50g/L,WBCIOX10’几,NO.68,LO.24,MO.O7,EO.of。肝功能检查GPT40“,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入院后以急性黄疽型肝炎治疗3天,症状元好转,黄殖加深,尿检查肉眼血红蛋白尿。追问病史,患者入院前3天吃过煮熟蚕豆约5粒,2天后出现上述症状。再细问…  相似文献   
14.
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甚至通过母乳而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为研究其临床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观察分析了本院儿科自1995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蚕豆病患者4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女4例。年龄1岁1个月至11岁,<4岁33例,≥4岁8例。35例在3~5月份发病,均食用新鲜蚕豆2粒至400g左右而诱发,6例因食干蚕豆2粒至150g发病;初发38例(其中4例多次食蚕豆),有过去史3例。有阳性家族史10例(舅父、外公、舅舅、姨妈、母亲、表姐),双亲均非近亲婚配。广西籍33例,广东籍5例,四川籍2例,湖南籍1例。发热26例,皮肤、巩膜黄……  相似文献   
15.
王洪惠 《现代保健》2009,(15):100-10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岁,因1周前进食蚕豆后皮肤黄染,血尿1d,以蚕豆病收住儿科病房。入院查体:T37℃,P140次/min,R26次/min,可闻及Ⅱ~Ⅲ级杂音,呼吸浅快。血常规:Hb53g/L,尿常规:尿白细胞、红细胞。动脉血氧饱和度60%。入院后给予吸氧、输血、激素、碱化尿液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病情迅速好转,住院6d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我科1990~1998年共收治蚕豆病16例,其中误诊7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0月~5岁。进食蚕豆1d内发病者5例,2d内发病者1例,另1例婴儿,乳母进食蚕豆数小时后哺乳,4h后婴儿发病。第一次发病6例,连续3年发病1例。父母均非近亲结婚。父母均为本地人2例,父为本地人,母为四川或贵州人5例。父母均无类似发病史,舅父有蚕豆病史者4例。主要表现:黄疸7例,酱油色尿5例,发热5例,其中<38℃3例,38℃~39℃1例,>39℃1例。肝肿大3例,脾肿大1例。1.2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12.8~33.6×109/L,HB28~65g/L,Re…  相似文献   
17.
方老师有一个4岁的女儿,名叫雅雅.或许是继承父母遗传基因的缘故吧,雅雅长得聪明伶俐,至今能背诵60多首唐诗,以致于左邻右舍都把她当"神童"来看待,方老师更是对她宠爱有加,每有风吹草动,不是添衣就是服药.  相似文献   
18.
重症蚕豆病20例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之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又称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一般在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病情危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发病后1~2 d死亡[1].本病在全球分布很广,据统计,全球近4亿人有G-6-PD缺乏症.我国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为高发区[2];基因频率为0.005 6%~0.044 8%[1].  相似文献   
19.
梁栋  丁力 《临床医学》2002,22(2):43-44
蚕豆病是一种食蚕豆后引发的溶血性贫血,我院自1996~2000年收治1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鼠曲草     
别名:无心草、花佛草。基原: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生长环境:田边、山坡、路旁。云南分布:全省各地。性味:甘、平。功效:化痰止咳,祛风除湿。主治:咳嗽痰多、外感风寒、筋骨疼痛、蚕豆病、白带。用法:水煎服,6~10g。外用加甘草煎汤洗囊风湿痒、梅毒、下疳。现代研究:含黄酮、挥发油等。动物实验有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