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91篇
  免费   3086篇
  国内免费   1801篇
耳鼻咽喉   256篇
儿科学   1114篇
妇产科学   644篇
基础医学   2321篇
口腔科学   217篇
临床医学   13828篇
内科学   4899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2083篇
特种医学   16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4385篇
综合类   21319篇
预防医学   18836篇
眼科学   507篇
药学   9502篇
  219篇
中国医学   6344篇
肿瘤学   1596篇
  2024年   634篇
  2023年   2434篇
  2022年   2954篇
  2021年   3465篇
  2020年   2407篇
  2019年   2127篇
  2018年   960篇
  2017年   1818篇
  2016年   1936篇
  2015年   2302篇
  2014年   4359篇
  2013年   4241篇
  2012年   5391篇
  2011年   5660篇
  2010年   5244篇
  2009年   5109篇
  2008年   6003篇
  2007年   5089篇
  2006年   4646篇
  2005年   4932篇
  2004年   3613篇
  2003年   2812篇
  2002年   2194篇
  2001年   1732篇
  2000年   1455篇
  1999年   1071篇
  1998年   925篇
  1997年   879篇
  1996年   829篇
  1995年   648篇
  1994年   578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髓内室管膜瘤虽然较为少见,但仍是成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1].我们在临床中常常可以见到髓内室管膜瘤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没有改进,甚至恶化.为了阐明髓内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和与手术疗效有关的预后因素.本文回顾研究了1996年1月~1999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23例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筛查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 TCT)技术在妇科门诊人群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980例TCT,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  TCTLSIL以上阳性率45. 7% ( 373 /817),组织学检查阳性率50. 1% ( 409 /817 ),两者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TCT诊断符合率LSIL75. 8% (191 /252),HSIL98. 1% (101 /103),SCC90. 9% (10 /11),AC85. 7% (6 /7)。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符合率HSIL与LSIL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加强制片技术及诊断质量控制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肠内(enteralnutr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 PN)联合应用(EN+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同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两组间无差异(P>0. 05),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明显升高, (P<0. 05)。T淋巴细胞亚群在EN+PN组术后8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N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EN+PN或PN都能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EN+PN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N。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并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能否使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无呼吸暂停,低血糖及脑出血等。方法:早产儿自生后2~3d开始用静脉营养并微量哺养。结果:早产儿出生后早期部分TPN,同时微量喂养,体重增加快,住院天数短,并减少住院费用.讨论:静脉营养并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无呼吸暂停,低血糖及脑出血.  相似文献   
995.
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中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营养支持是20世纪一大进展,也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护理技术。随着全胃肠外营养(TPN)技术的日臻成熟,它已由原来的辅助治疗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某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不仅能使营养不良的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危重、应激病人救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如各种代谢、感染及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等而影响了全营养混合液(TNA)的治疗效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自2001年以来,我院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并规范了操作流程,不断改善配制条件,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明显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这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占5%,找医生诊治疾病者约占20%,剩下的75%就属于“亚健康”者。  相似文献   
997.
用差频RF热疗机在深度镇静状态做全身热疗的阶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热疗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红外辐射式热疗和体外循环血液加热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须在全麻下进行,全身麻醉红外辐射式热疗使患者的生理负担增加,总治疗时间需要5~6h。笔者用差频RF电容式热疗机和大功率微波区域性热疗时发现全身温度随之增高,因此试探用RF机做全身热疗,同时试图用深度镇静等措施代替全身麻醉,2002年9月起先后在3所医院进行13例28次全身热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输血传播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TTV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其致病性。方法对454例人员,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TTV;血清酶测定ALT、AST和TBILI。结果454例标本中TTV阳性检出率为5.95%(27/454)。其中在肝病组检出率为3.92%(6/153),分别为肝硬化7.69%(1/13),肝癌0%(0/16),重症慢性乙肝0%(0/22),急性黄疸型乙肝11.11%(1/9),未分型急性黄疸型肝炎0%(0/2),乙肝病毒携带者4.40%(4/91)。在非肝病组检出率为6.89%(21/301),分别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0%(0/25),恶性肿瘤9.76%(4/41),献血员11.0%(11/100),体检人员4.44%(6/135)。献血员和体检人员与各种疾病患者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TT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肝炎患者中,感染TTV者和未感染TTV者的肝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般人群和献血员中TTV感染呈“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在多种疾病患者中TTV感染无明显加重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应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及皮瓣感觉重建。方法自1995年10月以来,应用该类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0例,皮瓣面积最大17cm×12cm,最小8cm×7cm,蒂长2~5cm,宽4~5cm。修复膝、小腿及足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26·5cm×9cm,最小10cm×6cm,蒂长7~12cm,宽3~6cm。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2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4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经过3个月至2年的随访表明皮瓣感觉重建病例组感觉恢复S29例,S313例,较未吻合皮神经组的皮肤感觉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血供可靠,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皮瓣所携带的皮神经与临近神经吻合可同时重建手掌及足底等重要部位的感觉功能,可作为四肢创伤皮肤缺损骨外露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000.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肠内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浩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97-1798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指一些急性严重疾病的患者,在短期内逐渐出现多个器官衰竭。自1979年Berg和Garlington提出“细胞移位”概念以来,人们对胃肠道损伤与MODS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量研究表明,胃肠道是某些介质释放的源泉,是导致MODS的“动力部位”,也是MOLDS的靶器官,亦即急性肠道功能衰竭是导致MOLDS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恢复肠道功能,防止肠道衰竭发展至MODS,是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