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9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7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19篇
内科学   55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983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552篇
预防医学   146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383篇
  14篇
中国医学   70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33.
流感相关性脑病(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IAE)是指在急性流感过程中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不包括脑膜炎、脊髓炎和高热惊厥。典型的IAE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后突然惊厥发作,起病1~2d内快速进展至昏迷状态或死亡,病情凶险,病死率约30%。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时期就发现一些嗜睡性脑炎与流感有关,当时还不能分离流感病毒故无法证实病原。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不同抗病毒治疗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程的影响.方法利用病毒唑、阿昔洛韦、丽科伟治疗病毒性脑炎,观察三组病人的症状、体征、脑电图恢复时间及总疗程.结果三组病人的症状、体征、脑电图恢复时间及总疗程明显不同.结论丽科伟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脑炎在症状、体征、脑电图恢复时间及总疗程上明显优于阿昔洛韦、病毒唑.  相似文献   
35.
石莉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8):736-736
我院自 2 0 0 2年开始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并与对照组相比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收治住院的 60例患儿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1]。其中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4个月至 1 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为 30例 ,其年龄、性别、治疗前病情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激素、镇静、降颅压、能量合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每天 5~ 1 0 mg/kg,分 2次静滴 ,疗程 1 0 d;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每天 1 0~ 1 5 mg/kg,疗程 1 0 d。两组用药 1 0 d后监测白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结 果…  相似文献   
36.
<正> 近年来,病毒性脑炎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大脑发育不全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报道不多,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19岁,兰州籍。患者在淋雨后开始发热38℃左右,发病约1周后出现精神症状,患儿失眠,不回家睡觉,致使家人误认为离家出走而各处寻找。患儿因处于青春期,其母怀疑是否与异性有关,因患者与笔者为邻居,笔者建议家长带其到兰医二院就诊,当时医院考虑为“神经官能症”给予“巴氏合剂”等药物治疗,因效果不佳,患者兴奋躁闹,笔者  相似文献   
37.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人畜 (主要是猪)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亚洲是病毒性脑炎中最严重的一种,每年约有5万临床病例,约20%死亡,其中大多是儿童。幸存者中经常残存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0%-50%)。目前还无特异的治疗药物,故预防工作极为重要。松江区自1954年建立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将19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给予大剂量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及免疫血清治疗,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辅助治疗。结果:19例病人在1~6个月恢复与好转,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结论: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侵害眼神经及肌肉,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长江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流行性乙性脑炎对三峡库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保障库区儿童的健康。方法在库区腹心地段万州区对流行性乙性脑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库区该段蓄水后平均蚊密度(140.41只/人工小时)高于蓄水前平均蚊密度(120.42/人工小时);蓄水前流行性乙性脑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37.42%,蓄水后为42.69%;儿童流行性乙性脑炎疫苗接种率较高;蓄水后流行性乙性脑炎发病率(0.70/10万),低于蓄水前发病率(1.36/10万)。结论三峡库区二期蓄水流行性乙性脑炎对儿童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市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毒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5年3~7月在天水地区流行的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小儿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分布主要为3~6岁儿童;时间分布从3月份开始,5~6月份达高峰;地区分布主要为城区;在送检的20例血清学标本中艾柯病毒和柯萨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和50%;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结论天水地区病毒性脑膜炎流行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临床特点较以前有不同之处,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