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02篇
  免费   3193篇
  国内免费   7238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1164篇
妇产科学   385篇
基础医学   6848篇
口腔科学   1488篇
临床医学   13381篇
内科学   4616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3108篇
特种医学   16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4993篇
综合类   14461篇
预防医学   2023篇
眼科学   1070篇
药学   3401篇
  45篇
中国医学   1897篇
肿瘤学   2777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1184篇
  2022年   1205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1149篇
  2019年   1157篇
  2018年   683篇
  2017年   1115篇
  2016年   1643篇
  2015年   2011篇
  2014年   2868篇
  2013年   3459篇
  2012年   4386篇
  2011年   5818篇
  2010年   4552篇
  2009年   4622篇
  2008年   4332篇
  2007年   3981篇
  2006年   3678篇
  2005年   3316篇
  2004年   2723篇
  2003年   2078篇
  2002年   1507篇
  2001年   1072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546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h颈内动脉输注数量为3×106/0.5ml的BrdU标记细胞;利用穿梭箱系统和ELISA法检测注射HCMNCs后2、4、8周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4周时达到高峰(P<0.01),8周时则明显下降,与2周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后治疗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4周时最高(P<0.01),8周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4周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转酪氨酸激酶C(tyrosine kinase C,TrkC)基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脊髓半切组(B组)、NSCs移植组(C组)、NSCs移植+神经营养素(NT)-3局部使用(D)组、转TrkC基WNSCs移植组(E组)和转TrkC基因NSCs移植+NT-3局部使用组(F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第9天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以及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 细胞移植后2个月SEP和MEP发生潜伏期和峰峰波幅以及右后肢BBB评分的恢复均以下组最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在局部给予的NT-3作用下,转TrkC基因NSCs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3.
74.
叶蕾  杨孝顺  邓淑芬 《西南军医》2006,8(3):120-120
韩-雪-柯综合症(Hand-Schuller-Christian)是预后较差的一种恶性血液病,仅靠化疗难以使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且易复发。我们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1例韩——雪——柯综合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国际文摘     
1犬基质干细胞移植牙槽窝的实验研究Evalu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in Alveolar Sockets:A Canine Safety Study.De Kok,Susan JD,Randell Y,et al.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5,20(4):511-518该文对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基质干细胞(mese  相似文献   
76.
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者女性,21岁,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水肿、尿检异常4月,加重2月”于2006-04-23入院。 患者于2003年12月因牙龈肿痛、发热,在当地医院行骨髓穿刺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给予DVP方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3次,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关节软骨。方法制备三维多孔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体外诱导兔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将诱导细胞与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复合,体外培养构建人工关节软骨,1周后终止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微观结构;同时将构建人工软骨移植于兔大腿皮下,3周后处死动物,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该复合材料CPP/PLLA为高孔隙率的网状、连通、微孔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为300~400Ⅳn之间;兔MSCs经体外软骨表型定向诱导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诱导后的MSCs可在支架材料内良好贴附生长,细胞被分泌的胶原基质包裹;从体内获取的培养物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大量的软骨细胞生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结论经软骨起源诱导后的MSCs与CPP/PLLA复合培养可以构建自体软骨移植的替代物,为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和功能重建提供一种新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研究MSC对Wistar大鼠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SD与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建立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MSC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术后第7天检测肝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肝细胞凋亡。结果体外MLC中,Wistar大鼠T细胞增殖明显受抑,抑制率为48.44%。实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IL-2、IL-10分别为(134.2±45.0)、(162.5±30.5)U/L、(30.6±5.4)μmol/L、(187.35±18.26)、(193.95±37.62)μ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55.6±54.3)、(296.4±71.2)U/L、(145.7±28.6)μmoL/L、(295.73±57.15)、(75.12±11.23)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检提示实验组排斥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脱氧脲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提示实验组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体来源MSC能明显抑制MLC体系中受体源T细胞的增殖,并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Cw座位(human leukocyte antigen-Cw,HLA-—Cw)基因位点的分布频率,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移植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对103例广东地区汉族人群HLA-Cw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位点以HLA-Cw01,Cw03,Cw07分布频率较高.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日本及非洲差别较大。除Cw*01外,中国南方的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北方的天津汉族人群也有明显差别。Cw*07在各国及中国不同地区人群中的频率均较高。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其他国家和中国北方地区人群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0.
黄晓军,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