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肛裂纵切横缝术治疗效果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侧位开放式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肛裂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控制力及排便感觉良好患者(93.34%、90.00%)与对照组患者(66.67%、63.3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强度、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创伤小,恢复疗程短,切口疼痛降低,控制排便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对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与腹壁横切对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对照组产妇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选择对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瘢痕发生率为42.22%,腹腔粘连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产妇术后瘢痕发生率为80%,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在首次剖宫产时采取腹壁中线纵切的方法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再次剖宫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60年代的11.2%~21.4%上升至90年代的30%~4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60%~70%[1].其中多为择期手术,而择期剖宫产中胎头高浮发生率较高,是剖宫产取头困难的最常见因素,据统计约占32.5%[2].我院采取腹壁横切口腹直肌筋膜纵切的剖宫产术式在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杜亚 《现代护理》2001,7(5):14-15
目的 比较新式横切口与纵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护理情况。方法 据1998年至2000年随机抽样105例剖宫产术的病历,横切口术式组(60例)和纵切口术式组(45例),术后比较两组的疼痛、离床活动、发热情况以及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住院天数及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 横切口术式较纵切口术式优点是非常显著的(P<0.01)。结论 横切噪主式手术时不在腹腔内操作,负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伤口疼痛轻,不易形成疤痕及腹部切口疝。术后恢复快,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便于母乳喂养和利于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5.
程伟  陈明  张继来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283-1283
尿道下裂是男性外生殖器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300,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需要手术矫正治疗,且手术是矫治本病的唯一手段。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8年9月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3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进行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3例产妇,对照组有25例产妇。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产妇腹腔粘连的情况、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产妇两次手术间隔的时间对其进行二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进行手术后,对照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为60%,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为30.3%。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粘连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为324.±151.34ml,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为217.±114.83ml。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为71.69±19.87min,观察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为42.54±14.36min。观察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产妇两次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其在进行二次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越好。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手术时使用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效果好,产妇腹膜粘连的发生率低。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多年来,我院一直沿用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近两年,我院开展了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我们随机抽取两种剖宫产患者81例对其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对照组,第3次手术均为原切口开腹剖宫产.对比三组术式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壁各层及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再次手术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下段无法暴露[1],多数采用例"T"字形切口切开子宫,改良式剖宫产第3次手术腹壁各层粘连严重,均较第2次手术明显开腹困难.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各层均有粘连,但开腹均较对照组容易,腹腔粘连情况改良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均无明显差别,故在基层医院针对可以多胎妊娠,且需剖宫产的产妇推荐使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肛管直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12.15±2.55d,对照组15.99±3.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疼痛、切口水肿、切口感染、排尿障碍)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共80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优于纵切横缝术,尤其是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后切口水肿、疼痛、感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操作简便,与纵切横缝术相比不增加手术的难度,易于掌握,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