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60篇 |
免费 | 3285篇 |
国内免费 | 9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3篇 |
儿科学 | 72篇 |
妇产科学 | 161篇 |
基础医学 | 3425篇 |
口腔科学 | 130篇 |
临床医学 | 12076篇 |
内科学 | 2425篇 |
皮肤病学 | 168篇 |
神经病学 | 3975篇 |
特种医学 | 5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1295篇 |
综合类 | 14436篇 |
预防医学 | 6525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5968篇 |
222篇 | |
中国医学 | 5146篇 |
肿瘤学 | 3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257篇 |
2023年 | 2224篇 |
2022年 | 2662篇 |
2021年 | 3661篇 |
2020年 | 2840篇 |
2019年 | 2145篇 |
2018年 | 941篇 |
2017年 | 1741篇 |
2016年 | 1995篇 |
2015年 | 2073篇 |
2014年 | 3483篇 |
2013年 | 3320篇 |
2012年 | 3797篇 |
2011年 | 3832篇 |
2010年 | 3370篇 |
2009年 | 2854篇 |
2008年 | 2766篇 |
2007年 | 2429篇 |
2006年 | 1935篇 |
2005年 | 2001篇 |
2004年 | 1556篇 |
2003年 | 1291篇 |
2002年 | 824篇 |
2001年 | 606篇 |
2000年 | 395篇 |
1999年 | 257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0例产妇产后的抑郁心理状态和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100例入组病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选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心理护理前后比较.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t=6.30;P<0.0...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调查了解当前口腔患者牙科焦虑的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使用Corah's牙科焦虑量表(DAS)以及访谈法时123名口腔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123名研究对象DAS得分的平均分值为(9.05±3.09)分.得分最高分为18分,最低分为4分.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为11.4%;②DA发病率在性别和是否有牙科治疗史方面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MM P I测评结果,评估焦虑障碍患者个性特征。方法应用399题的MM P I测查表进行测验,并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用两点划分法对焦虑障碍患者人格特征进行测图分析。结果焦虑障碍患者在L(t=-2.979,P=0.006)、K(t=-2.750,P=0.010)、M F(t=-4.994,P=0.000)、S I(t=-9.751,P=0.000)量表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D(t=2.612,P=0.014)、HS(t=4.879,P=0.000)、HY(t=4.354,P=0.000)、PT(t=19.933,P=0.000)、SC(t=10.445,P=0.000)量表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代表意义的测图有23/32、26/62、27/72、28/82、36/63、38/83、68/86、78/87,百分率均〉50%。结论焦虑障碍患者个性特点表现为多疑、焦虑、抑郁、追求完美、不自信、躯体化,伴有强迫性观念或行为,部分患者伴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的异常体验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状况及其与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河南省某乡镇抽取207名农村留守儿童,以儿童抑郁、孤独和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测查。结果:①双亲外出儿童对留守烦恼的消极评价高于单亲外出儿童;②对留守烦恼的消极评价越高,儿童的抑郁和孤独水平越高;③对于留守烦恼的积极评价越高,儿童的抑郁和孤独水平越低,但是双亲外出儿童的积极评价不能显著降低其抑郁水平。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关于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对其孤独的预测力高于抑郁;认知评价对抑郁和孤独的预测力因留守类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脑出血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方法 应用SAS和SDS表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心理测评,对自愿接受心理干预的脑出血病人进行干预研究.结果 干预组经心理干预,1个月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其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出血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转变了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97.
<正>本文是对1例由中考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中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帮助。经过5次咨询治疗,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金铭(化名),男,15岁,初三学生。身高1.67m,体质量62kg,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史。金铭为家中长子,还有一妹妹,其父为铁路工人,母亲无正式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G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GA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每天早餐后口服帕罗西汀,有睡眠障碍者允许睡前服用唑吡坦;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于入院后第2周至第3周期间,每天给予1次rTMS治疗(周六、周日除外),共治疗10次.于入选时及治疗1,2,4周时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于治疗第4周末复查各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脑电图.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还发现rTMS对改善GAD患者睡眠也有促进作用.在4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副反应发生,但程度均比较轻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均未发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脑电图异常病例.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rTMS治疗GAD具有协同疗效,可进一步提高GAD患者有效率及缓解率,同时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是JBI于2001年发表的相同主题的最佳信息实践册[1]的更新版,其信息来源于2002~2008年发表的4篇系统评价[2-5].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并比较步行与八段锦等运动训练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的康复效果,寻找非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途径。方法:用Kupperma评分法和流行病学调查-抑郁量表(CES-D)对唐山市西山道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6分(即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度以上)以及CES-D评分≥20分(即存在抑郁症状)患者145例,年龄45—55岁之间;按数字排序随机分对照组50例,步行组46例和八段锦组49例,训练3个月后对三组用改良Kupper-ma量表和CES-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步行组和八段锦组与对照组Kupperman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E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步行组与八段锦组CE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Kupperman单项评定,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等方面得到改善(P<0.05),且八段锦组在失眠、焦躁、忧虑、胸闷、心悸等方面明显优于行走组(P<0.05)。结论:步行和八段锦等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且八段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