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4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40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2311篇
预防医学   237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63篇
  20篇
中国医学   3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方案,由专业照护团队在早产儿出生时、出生后及出院后提供全程一体化照护支持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情况及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结果 两组各36例完成全程随访。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1月龄、3月龄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出院前、1月龄、3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父母在出院时家庭照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纯母乳喂养、提高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为早产儿顺利过渡至家庭照护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对比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与常规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40例初产妇,均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分娩,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选择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母乳喂养率、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母乳喂养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意向评分、总分均显著提升(P <0.05);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纯母乳喂养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内心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提升(P <0.05);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3%(P <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产后护理干预,为初产妇提供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能让其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让初产妇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产前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nter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lactation consultant,IBCLC)参与进行喂养指导宣教,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于2020年1—6月入院产检的初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于产前接受常规的新生儿喂养指导宣教,观察组初产妇接受由IBCLC参与的喂养指导。待两组初产妇分娩后,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喂养知识及格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得分,并记录两组产后3 d及6周时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喂养知识及格率及BSES得分更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3 d的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6周时,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由IBCLC参与的初产妇产前喂养指导宣教,可加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意识,帮助初产妇有效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4.
改善母乳喂养行为、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已经成为促进母婴健康的全球战略.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开展母乳喂养早期评估和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证实母乳中的抗生索影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方法 采用K-B法对母乳标本中抗生素进行定性检测,同时对新生儿4~5天粪便标本进行涂片G染色及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132例使用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母乳中,116例检出含抗生素.其喂养的新生儿中,68%粪便涂片G染色以G+球菌为主,每个油镜视野50~100个菌.培养仅17%生长大肠埃希菌,其余的为葡萄球菌及其它G-杆菌,单独或混合生长.母乳中无抗生索喂养的新生儿粪便涂片G染色,以G+杆菌为主,少数为G+杆菌及G-杆菌,每个油镜视野200~300个菌,培养全部生长大肠埃希菌或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结论 母乳中抗生素破坏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极为明显,可能是部分新生儿长期迁延性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治疗仪在产后催乳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为自愿选择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催乳,为观察组;另外的51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护理。结果:观察组催乳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乳汁分泌量多的有39例(76.5%),对照组51例中产妇乳汁分泌量多的为20例(占39.2%);在产后第4天,观察组出现乳房胀痛的有1例(2.0%),对照组出现乳房胀痛的有7例(13.7%)。2组产妇在产后第2天的催乳有效率、乳汁分泌情况及产后第4天乳房胀痛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在产后催乳中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使产后妇女的生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方法 通过对剖宫产术300例患者,根据其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产妇家庭对男女孩要求及入院时、手术前、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分别适时地在饮食、心理护理、母乳喂养知识、产后的功能锻炼、避孕方法及院后服务等方面给予指导.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使术后患者收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电话定期回访在产后持续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分娩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均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指导,由专科护士于产妇出院后定期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电话回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个月及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及婴儿6个月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4个月母乳喂养率及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97.8%vs 87.0%,93.5%vs 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6个月时生长发育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90.3±2.9)vs(85.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定期回访可提高产后持续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9.
我院剖宫产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横切口术,术后产妇清醒,半小时内进行母亲喂养。2004年3月至8月,对100例剖宫产产妇行半进行传统式和环抱式母乳喂养,了解传统式母乳喂养的弊端,和环抱式母乳喂养给母亲婴儿带来的舒适,以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短期阶段式培训对初产妇角色适应、心理状态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67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31例,观察组采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短期阶段式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比较两组角色适应、首次喂养、持续喂养情况,培训前后两组初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角色总适应率、首次喂养成功率、产后第3、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观察组初产妇婴儿照料、喂养技巧评分、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短期阶段式培训可有效提高初产妇角色适应度、首次喂养成功率及对婴儿的照顾能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提高产后持续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